维生素价格一路下行,原料药市场苦不堪言。
11月以来,维生素价格下行趋势日益显著,一方面,国内和海外市场需求不振;另一方面,市况艰难之下,撑不下去的小企业也面临淘汰命运,行业整合大潮将至。
-
价格下跌的背景下,养殖户的投资需求下降,造成饲料级维生素的用量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在冬季用电高峰来临之际,南方的维生素等原料药企业的生产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周健指出,整体利空不断,今年维生素企业“很受伤”。
停产应对
据本报记者调查,为了应对难关,维生素等大宗原料药企业正在想方设法度过寒冬。在“重灾区”维生素C领域,部分去年新上马厂家已经停产。另外一些生产维生素E的大企业也积极转型,不断寻找新的品种。
据周健介绍,一些企业正在丰富自己的产品线,避免再像以往那样只有单一品种,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公司的经营业绩就会被大幅影响。另外一些企业则在节约成本下工夫,苦挨时光。
博雅分析师预测,中国维生素产业将进入整合期。在价值链优化和全球化运营的新发展阶段,企业将不得不直面转型的困惑,或选择下游市场延伸,为持续发展找到捷径;或选择垂直整合、横向发展。“无论如何,并购重组不可避免,下游市场开发将成为新热点。”
“小企业们都在苦撑,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原料药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行业兼并重组的整合期。”在周健看来,行业大整合已是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