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的忐忑走势牵动着期货业的神经。2011年期货业遭遇一场寒冬,截至10月底,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仅为113万亿元,不及去年全年309万亿元的一半。但期货公司做大做强的信心未改,不仅加快了增资扩股的步伐,强强合并也已展开。
今年,期货市场品种进一步丰富,铅、焦炭、甲醇期货的上市为套保企业提供了保持长期稳定经营的优良工具。
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开闸,为期货公司开启了获得利润的新途径,打破了期货业靠经纪业务打天下的老路。今天的《 2011中国金融年终冲刺系列》通过解读市场交易数据、期指与现货的联动效应、期货公司面临大洗牌,揭示期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大变革。
期货市场成交额剧降5成 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行业集中度提高,期货公司“连环”分化
2011年的期货市场陷入了4年来少见的低迷状态。
今年1至10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只有113万亿元,而去年前10月成交额为236万亿元,同比下降52%;成交量也急剧萎缩为8.68亿手,而去年同期成交量为24.95亿手,同比下降65.21%。这两个数据的大幅下滑导致了手续费收入的减少,返佣取消也让期货公司雪上加霜,不少公司都挣扎在盈亏边缘。
在这种低迷状态中,期货公司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券商系期货公司虽然整体发展步伐放慢,但仍有像广发期货、海通期货这样逆势增长的公司。而传统期货公司中,除了拥有国际期货、永安期货这样,凭借自身实力和多年夯实的基础屹立不倒的公司外,更多的中小型期货公司的经营并不乐观,一些公司只能依靠银行利息过活。
据了解,自今年10月下旬起,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陆续出台措施,重新实施手续费减免 等首批大约900家券商营业部陆续被获准开展IB业务。而去年8月份,第二批券商营业部也逐渐被获准开展IB业务,此后IB业务再无音讯。
按要求,券商总部至少要配备5名专职业务人员,并需通过考试;在券商营业部方面,监管部门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适当控制开展IB业务的营业部数量。第一批划出20%的比例,由券商自行安排营业部申报,该营业部至少需要有1名负责人和2名专职业务人员通过考试。而第二批IB营业部仍是按照20%的审批原则。
据了解,此次监管部门对申请IB营业部的数量并没有明确限制,这意味着所有具备IB资格的券商营业部都可获批。据监管层人士透露,在做好前两批开展IB业务的营业部开业验收工作基础上,这次坚持风险控制原则,严格标准要求,成熟一家,验收一家,开业一家。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IB业务是一项特殊业务,这也决定了IB培训的特殊性;IB业务的培训不仅需要期货公司的推动,同样需要证券公司的配合。此外,从去年3月份IB业务获批至今,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虽然都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推动这一业务发展,但总体来看,证券公司营业部在IB业务上投入的精力并不大。因此,在今后制定IB业务考核时,不仅要有激励措施,也要有处罚措施,更要强化考核;使IB业务发展落到实处,各项措施能够发挥出作用。
IB业务在经历了期指上市初期的快速推进后,目前呈现出不温不火的状态,IB业务占期货公司整体业务比例仍比较低,单位来发展的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