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面对每年GDP均超9%的增长速度,作为“晴雨表”的股市却无法带给投资者理想的收益,这着实令人费解。哪怕是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了10多年的“骨灰级”股民,也纳闷:中国IPO融资额连连拔得头筹,为何投资回报却总是最差的之一?
疯狂扩容 引发市场严重失血
最近三年,从未间断的巨额“扩容”对A股表现起到了重要影响。2009年以 (300086,收盘价14.95元)与汉王科技(002362,收盘价16.96元)受创最重,下跌均达60%。
时间再回到2010年,中国A股成金砖国家中唯一出现下跌的市场。在全球的45个主要股指中,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和深成指包揽倒数三名,其中上证指数以16.23%的跌幅成为全球同期表现最差的市场指数。即使是在金融危机发源地的美国,道琼斯指数2010年累计上涨约10.9%,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7.5%,标准普尔500指数也上涨了12.8%。同样,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市场,德国DAX指数也大涨17%,法国CAC40指数仅下跌不足2%。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经济与股市分道扬镳呢?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西藏银帆投资总监王涛认为,“扩容压力太大了,从今年9月来讲,新股上市首日又开始出现频频破发,可以说这是市场对新华保险、东吴证券、陕煤股份等超大盘股上市融资的一种无声抗议。回顾2010年A股融资总额已远超全球其他主流市场,市场‘失血’是引发指数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之一。”
对此,在本月召开的2011财新峰会上,高盛投资部中国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直言,“对比美国2008年财政刺激政策来看,中国当时用的财政刺激,名义上是财政刺激,实际上是信贷刺激,财政赤字并没有怎么增加。这一轮保增长政策完成之后,政府其实没有怎么伤筋动骨,反而是企业和银行资本金不够了,需要到市场上进一步融资。一般来说,刺激政策的成本是由税收未来几年逐渐偿还的,但是中国这个情形需要股民短期内来偿还的。经济可以增长很快,但是股市因为过度透支而失血,可能就不一定和经济保持一致的增长了。”
在2011年的全球经济角力赛中,中国被夹在了欧元区和美国中间。上面那层是美国,其增长成功走出了“微笑曲线”;最下面那层是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而随时面临衰退;中间的夹心是中国,吃上去甜而不腻。
事实上,即便很多海外机构叫嚣中国将面临 “硬着陆”(经济增长回落至4%~5%),但这种风险似乎被过高估计了。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GDP仍然延续了低开低走的态势,分别为9.7%,9.6%和9.4%。
为抑制通胀连续走高,中国央行一直紧缩银根。今年前6个月,央行已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还连续3次上调基准利率。尽管这被认为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但在今年第四季度前,紧缩的货币政策基调一直未动摇。野村证券预计,受保障房开工放缓和房市拐点影响,中国经济很可能在明年1季度放缓至8%以下。但随后可能出现政策调整及保障房开工加速,届时经济可能迎来底部。
尽管如此,这也比欧元区好很多。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欧元区GDP季率仅同比增长0.2%。虽然德国和法国增长相对强劲,但其他一些国家如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因严重债务危机拖累,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相比之下,今年1季度,欧元区GDP季率增速曾达到0.8%。另据欧盟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调查,欧元区经济或在11月份出现连续第二个月的衰退。
最后看美国,得益于QE2以及针对失业人群的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其经济竟起死回生。今年前三个季度,GDP分别增长了1.8%、1.3%和2.5%。
对此,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张磊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中国经济增长能连续领先全球,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这种方式针对微观主体,可以在短期刺激经济,但从中长期看,可能会造成其他问题。从市场角度看,股市下跌反映更多的悲观预期。虽然市场总货币供应不低,但因缺乏赚钱效应,进入股市的甚少。目前中国融资方式仍以间接融资为主,但预计未来直接融资的比重还将持续提升。
国海证券宏观研究员邹璐认为,中国经济好于海外,因前者资产负债表至少比美欧的好,居民的负债率很低,所以中国的消费一直比较强劲。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相比欧洲还是健康很多,股市虽然反映经济,但是制度因素更加剧了它的低迷,比如不断发行新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