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德班会议)传出消息,称全球碳交易模式或将迎来全新变革。根据此间媒体的公开报道,在德班会议中,欧盟可能会要求中国、巴西等碳交易大卖家将现有的交易模式作出更改:按项目交易升格为按行业交易,而在此之前,我国尚未正式建立行业性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这也意味着,如果德班会议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国碳交易行业将迎来巨大变革。
由于 等上市公司均有参与CDM模式下的碳交易,此次交易是否会使公司业绩受到相应影响就成了市场关注的话题。巨化股份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对于德班会议的相关信息不便评论,但此前公司的CDM项目由于合同签订至2012年,“价格等都是按照合同来执行的。但是,未来会走向何处,还未接到决策层的通知。”而凯迪电力相关人士亦对《证券日报》表示,具体情况只能到德班会议结束后再做评价。
近年来,陆续有上市公司看中碳交易市场而开始介入。
凯迪电力在2011年初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宿迁电厂、祁东电厂、万载电厂和望江电厂CDM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预计,第一笔CDM收益将在2012年收到。而对于班德会议,凯迪电力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表示,目前无法评论,只能等会议结束且相关信息明朗时再做评价。
巨化股份2011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向日本JMD温室气体减排株式会社、气候变化资本有限公司(英国)、气候变化碳基金2S.A.R.L(卢森堡)共计转让二氧化碳约984万吨,营业收入约2.3亿元。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对于班德会议的相关信息不便评论,对于碳交易价格等市场关注的话题,对方解释,此前公司的CDM项目合同签订至2012年,“价格等都是按照合同来执行的。但是,未来碳交易项目会走向何处,还未接到决策层的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消息显示,由于目前中国出口的碳价格处于历史最低,其中,CDM项目的碳价格跌至每吨6欧元多,为历史最低点。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认为:“对于一些上市公司来说,碳交易价格的下跌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收益。包括CDM项目的变化,碳交易价格的下跌均对国内上市的碳交易概念股产生了利空影响,这些公司的未来收益将会出现下滑态势。由于国内尚未建立碳交易市场,目前也只是处于试点当中,碳交易基本上属于雷声大雨点小,交易情况并不好。”
“中国企业将自己拥有的碳排放权出售给发达国家的企业,碳交易价格越低,则中国企业获得的收益越低,而收益的降低必然会影响到企业采用更加先进的工艺推动节能减排。因此,碳交易价格的下跌对于中国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参与其中的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收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