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产经快讯 > 正文

鄂尔多斯楼市面露“绷”相 政府人员回应托市说 _
2011-12-02 17:31:42   来源:   评论:0 点击: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中,针对当地楼市乱象,该报告便直接指出不考虑其是否具有经营条件,几乎随便一个人都能注册一家房地产企业,一哄而上,许多人都‘卷’入这场浪潮中...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中,针对当地楼市乱象,该报告便直接指出“不考虑其是否具有经营条件,几乎随便一个人都能注册一家房地产企业,一哄而上,许多人都‘卷’入这场浪潮中,从拿地到项目审批都很快,刚拿到地还没有办理预售许可证等手续就售房”。

  有房产商向记者透露,依靠民间借贷的房企要想生存,一般得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快速销售,回笼资金;二,每年房价上涨50%以上。

  而自8月后,鄂尔多斯楼市成交迅速僵持,高周转策略无法运转,不少房企马上陷入现金流压力断裂风险中,从而导致不少项目自8月开始便相继停工。虽然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在鄂尔多斯,楼盘外部的施工期为每年的5月至10月,其余时间因气候原因,无法施工,但一般的室内工作仍可操作,然而记者看到,目前在鄂尔多斯,大量楼盘现场已空无一人,其中不乏因资金压力而陷入停工期的楼盘。

  伴随停工的是民工的集体返乡,返乡的主要人群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项目停工后直接催生的民工返乡队伍;另一类为房地产业冷冻后,鄂尔多斯的一些服务业生意大降,相关行业的外地服务人员,因生意难做和当地生活成本高昂,选择了离开鄂尔多斯。

  11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欲前往一个楼盘踩盘时,随手很容易便拦下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司机笑着打趣,“现在打出租车很容易吧。要是在之前,鄂尔多斯的出租车是非常难打到的。”据其介绍,自8月房地产业全面冷冻后,伴随大量外地务工人员返乡,出租车生意下降了近半。“因为本地人基本都有车,打车的主要人群是当地的外地务工人员或到此出差的商务人士。”

  虽然没有返乡人数的具体统计数据,但一位房产商透露,单就鄂尔多斯东胜区,目前已先后有数万外地人离开了鄂尔多斯。

  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说,除了表面上可以看到的返乡潮和停工潮外,可以预测,未来有一个行业将在鄂尔多斯逆势崛起:讨债行业。目前多数民间借贷的放贷方对未来仍抱有幻想。一旦预期悲观化,放贷方就会催债,届时讨债需求会快速增加。

  该人士同时预测,由于鄂尔多斯近400家房企的开发运营资本依靠高成本的民间借贷,市场成交再僵持3个月,楼市就可能面临崩盘风险。一旦崩盘,至少300家房企将处于死亡边缘。

  托市论犹抱琵琶

  不过,这位人士推测,鄂尔多斯政府不会放任楼市继续僵持,会积极设法托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与鄂尔多斯当地一些市民的沟通中也发现,他们几乎都认为政府会在合适的时候托市。

  近日有报道说,鄂尔多斯东胜区欲百亿救市。对于东胜区的百亿救市以及未来鄂尔多斯可能出台的整体托市猜测,鄂尔多斯市政府相关人士的回答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

  开始时,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抛过去的“托市论”,鄂尔多斯市政府相关人士大呼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绝对没有的事”,并对此驳斥说,首先,目前中央在调控楼市,作为地方政府,不可能违反中央的地产调控政策;其次,鄂尔多斯楼市是市场化运作的市场,不要将 “地方政府”与“房地产”画上等号。

  不过在记者近半个小时的连番追问之后,这位人士的口吻却来了个大转弯,透露“鄂尔多斯政府目前确实在调整楼市,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具体到东胜区的“调整”计划,主要方式可能有三种:首先,政府充当中间人,游说当地银行系统加大向房企的放贷额,以缓解相关房企当前的现金流压力;其次,政府直接出钱回购一些商品房房源,以充作保障房使用;第三,鼓励房地产业的兼并重组,主要是大型房企兼并中小房企,盘活一些已僵持的地产项目。

  这位人士特别强调说,“这么做的目的不是对抗中央政府的地产调控,而是拯救这个行业。”

  但是对于政府可能的托市行动,市场上的各方却反应不一。

  一位房产商认为,此举就是托市。但从积极的角度上讲就是稳市,在目前,鄂尔多斯政府出面稳定市场是对的。

  然而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交流中,当地一位学者则认为,鄂尔多斯政府在去泡沫化的背景下托市,从中长期来看,弊远大于利。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债权人兑付近300万到期铁路债被拒 欲起诉铁道部 _
下一篇:大盘失守2400点 或重回震荡走势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