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放心好了,都给你摆平。”大连一家旅行社副总张义轩接完电话后,着手开始做方案,有着十年“政府团”经验的他已经轻车熟路。每到年底,张义轩的腰包就会鼓上许多,因为他的“哥”们出去玩的很多,且出手都很大方,还都是当官的。张义轩明白,自己的职责就是把人陪好,再配合他们把钱花掉。
年底了,有人突击赚钱,也有人突击花钱。张义轩属于前者,而在东北某地级市招商局工作的刘言则是后者。
- 一名资深人士说,现在旅行社主业的毛利都很低,但定制团的利润很高,一般在8%-12%之间。且定制团的消费群体,大多是国企和政府。旅行社一般都针对此类定制团,会贴身定做一个方案,从人员结构分析入手,根据年龄、级别、性别、考察方向等等方面,制定出相契合的特色旅游路线。
台湾游花了十几万
刘言的确体验了一次这样的“贴身服务”。
他所在的招商局这趟出游,带队的是一位年轻姑娘。刚开始,刘言有点不放心,但报价的旅行社工作人员拍着他的肩膀说,放心好了,刘主任,我们这儿的导游都是5年以上经验,普通话标准,人也漂亮,很有经验的。
这一趟下来,刘言计算了一下,包括往返机票及税金、景点第一道门票、空调旅游车、行程内用餐、台湾四星级酒店和地接导游、领队服务费用,以及旅行社责任保险、团队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局里一共花了十几万。
这还不算办理通行证和签注的费用、境外导游司机每人每天40元的小费,以及行程中不含的景点费用、自由活动和转机期间的用餐,还有局里20多个人购买土特产的费用,这些当然都可以被算在总体花费里面,刘言自己还从里面捞了几千块的人头回扣和机票返点。
领导花钱有“妙招”
不过,这样的政府团游花费对于局里几千万的剩余预算来说,实在是有些杯水车薪,好在其他方面的“花钱”也不用刘言操心,领导们自有妙招。
“到五星、四星级酒店消费,买上数千元的衣物、鞋子,和价值上百元的内裤、香烟和酒水,都可以通过公务消费的方式来报销。”刘言戏称,这只是“个人演出”,还有局里更新换代的公务汽车、办公用品,甚至连购物卡、加油卡都能买上好大一堆,每张卡上的数额都是以千元计算。
刘言坦承,年底也少不了要联系上级领导和平行部门的感情,有时候是对方领导来“串门”,有时候则是己方领导主动出击,这些都是“惯例”,统一用“公务招待费用”来报销。但遇到有更大缺口的预算剩余需要去填补时,这些“惯例”就派不上用场了。
“追加当地投资项目的工程预算是个比较好的办法,既不会被审计部门盯上,也能卖个人情给工程承包方,就是审批手续比较麻烦点。”刘言说。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