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年期央行票据量增价平
准备金率正式下调次日,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进行了千亿回笼,提前锁定月度净回笼。分析人士表示,净回笼源于公开市场到期萎靡而需求旺盛,含有一定被动色彩。不过,央行顺势扩张回笼规模也存在一定的主动意味。一方面,央行并不希望流动性走向泛滥,另一方面,这也是央行增加明年到期量的安排。同时,鉴于央票发行利率持平,市场预期短期内难见利率政策明显放松。
在对准备金率“动手”之后,央行在公开市场祭出大手笔。不过,这一次不是投放,而是回笼。
在周二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发行了500亿1年期央票,并进行了500亿28天正回购操作,单日回笼资金1000亿,为近六周规模最大的一次。由于本周到期量为350亿,此举意味着央行将连续两周净回笼。上周,央行因到期量极低而实现净回笼240亿元。同时,由于本月到期量仅800亿元,周二操作之后,本月公开市场月度净回笼也成为定局。
应该说,净回笼源于公开市场到期萎靡的现状,含有一定的被动色彩。自11月下旬以来,公开市场到期大幅滑坡。与此同时,市场对于央票、正回购等流动性管理工具则青睐有加,导致公开市场需求量居高不下。尤其是1年央票,目前1年央票二级利率在3.37%左右,低于发行利率约11bp;更重要的是,其二级利率与3年央票基本相当,而历史上两者正常利差在50个基点左右。对于1年央票而言,这50个基点既是 危机、互联网泡沫破灭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目前来看,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伴随的经济增速下滑未必一定会出现“硬着陆”,更何况当前的利率水平也并未达到历史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