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食品 > 正文

脏水兑工业洗涤剂洗出白餐巾 洗涤作坊内幕曝光
2011-09-26 11:40:5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江宁谷里无照洗涤小作坊。 洗涤后在厕所旁的垃圾堆上曝晒。  酒店的餐巾、宾馆的浴巾、美发的毛巾,这些消费者在公共场所经常使用的纺织用品,被称为公共纺织品,近年来,这些公共纺织品的洗涤也形成了一个不...

江宁谷里无照洗涤小作坊。

洗涤后在厕所旁的垃圾堆上曝晒。

  酒店的餐巾、宾馆的浴巾、美发的毛巾,这些消费者在公共场所经常使用的纺织用品,被称为公共纺织品,近年来,这些公共纺织品的洗涤也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行业。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门槛低,管理跟不上,很多无资质、不达标的小企业、小作坊陆续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抢占市场,而低廉的价格,则是建立在必要环节缺失、卫生条件难以规范等前提下的,公共纺织品的卫生安全因此堪忧。近日,记者就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西善桥附近一处偏僻的民房内,记者找到了一家洗涤作坊。作坊内光线昏暗,不时散发出阵阵异味。在作坊的一角,地上堆放着大包小包的衣物。出租屋房东称,这些都是一家饭店送来的桌布,还没来得及洗。按数量算,这批桌布约有50条左右,饭店的规模不会小。这些饭店的衣物为什么会送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洗涤,还不都是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店家。一位知情者透露,如果同样的衣物送到有资质的洗衣店,恐怕要贵好几倍价格。当然,这些小作坊洗涤条件也是可想而知,为了“节约用水”,小作坊里的水几乎每天都在循环使用,衣物就在浑浊的污水中一遍遍翻滚着,直到发黄发黑发臭……而洗涤后的衣物,没有高温烘干设备,只能曝晒在厕所旁的垃圾堆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小作坊为节约成本,使用的多是老旧的家用洗衣机,首先高温消毒没有,最后要用烫平机200多度的高温消毒,用蒸汽要有锅炉,这个地方也不允许烧锅炉。现场都没有此类设备。由于价格便宜,不少饭店、宾馆都会把东西送到这里来洗。 根据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的统计,南京目前从事公共纺织品洗涤的小企业小作坊多达数百家,这些企业中三分之一以上没有经营资质。但是,他们却承接了南京市大部分公共纺织品洗涤的业务。

  内幕:用工业洗涤剂来洗餐巾餐布

  低廉的价格,小作坊老板要想保障自己的利益就不得不动脑筋来压缩成本。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洗衣水循环使用。南京市洗染行业协会理事说:他这个水都舍不得放掉的,第一遍在这个地方洗,第二遍在那个地方洗。 在谷里街道的一家洗涤作坊内,记者看到洗衣工人竟然将餐巾和其它清洁用具混在一起清洗。而一名送货工人还把脚搭在刚刚洗好的桌布和餐巾上。在被问到清洗后的餐巾,怎能用脚搭在上面时,对方的回答是“你眼不见心不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规的洗涤企业是不会将这些洗过的脏水重复利用的,而且洗完的物品还必须经过高温消毒和熨烫这些工序,但是在小作坊里,这些工序大部分都被省略了。 硬件设施不足,卫生条件脏乱,这些现象,在洗涤作坊里并不少见。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小作坊还随意使用工业洗涤剂和化工原料,这样洗出来的纺织品在和人体接触后,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讲起来是84,实际上是次氯酸钠,客人也不知道,拿来擦嘴擦手,对人的健康危害是很大的。”

  查处:工商所当即暂扣洗涤工具

  记者将了解到的情况向谷里工商所作了反映。工商执法人员赶到了现场后,小作坊的工人意外之余,居然抱怨执法人员没有事先通知他们。还表示,那么多类似的作坊不查,为什么偏偏要对这一家进行执法。通过现场调查,执法人员发现这处洗涤作坊属于无照经营,而且现场卫生条件也很差。面对执法人员,小作坊洗衣点的工作人员再也不肯透露衣物来源,并声称是给自己家亲戚洗的,家里人多。可在一张张送货凭证面前,小作坊负责人最终承认自己的违规行为。执法人员当即决定对部分洗涤工具给予暂扣处理。最终,在城管部门的配合下,工商执法人员扣留了两台洗衣机,并要求小作坊负责人到工商所接受处理。”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3月1日,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就颁布实施了《公共用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这部强制性地方标准对公共纺织品提出了8项要求。不过,从目前整个行业的现状来看,这项标准的落实显然还有待加强。工商部门表示,公共纺织品行业的监管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必须采取联合执法,才能有效地遏制乱象。

  本报记者 吴胜 文/摄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脏水 工业 洗涤剂 餐巾 洗涤

上一篇:豆浆机曝出润滑油风波 监管部门久未发声引质疑
下一篇:“世界鸭王”被指污染 村民种出稻米变黑减产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