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超 摄
格力、海信涉嫌虚假宣传遭调查
中国世界名牌评选两年前已取消
因宣传内容用词夸张,涉嫌虚假宣传,6月上旬,江西抚州某家电卖场所销售的格力空调等产品遭工商部门调查。工商执法人员向当事人送达了限期提供证据通知书,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明材料证实其宣传内容属实,不过当事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这一调查事件目前尚未有结果。
商家被限令提供宣传证据
来自江西方面的消息称,6月1日,江西省抚州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在某家电卖场销售公司的销售大厅发现以下几种产品的宣传内容令人怀疑:格力空调自称世界名牌、中国节能减排上榜品牌,海信电视自称2010年度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牌,力诺瑞特太阳能的宣传内容自称其母公司技术领先世界等。工商执法人员认为这些宣传内容不仅真实性令人怀疑,而且,这些称号荣誉的授予涉嫌违反国家规定。于是,执法人员向该卖场的有关人员下达《抚州市工商局限期提供证据通知书》,要求其提供证明上述产品宣传内容的证据,并解释相关的内容的明确涵义,但当事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执法人员表示,当事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并不影响期限到期后工商局对当事人依法采取相关措施。
抚州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陈桂顺向媒体记者表示,当前许多产品的宣传很不规范,而许多违规的乱评比、乱授荣誉的行为,又助长了这种歪风,这些宣传,会严重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陈桂顺称,国家工商局《关于停止发布含有乱评比、乱排序等内容广告的通知》第一点指出:除按法律规定和国务院批准的各类带有评比性质的企业营销信息发布活动外,禁止在广告中使用排序、推荐、认定、上榜、抽查检验、统计、公布市场调查结果等对企业及其商品、服务进行排序或综合评价的内容。如全国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主导品牌、消费者首选品牌、中国公认名(品)牌、各种满意率、信任率以及某类商品、服务上榜企业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陈桂顺说,前面遭检查的商家产品的宣传,涉嫌违背上述国家法规,因此,工商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其调查,既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护国家法规的严肃性。
广州市场有类似情况
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市场调查发现,一些品牌的上述宣传用词也大行其道。在广州农林下路的家电连锁卖场,格力空调销售区世界名牌字样非常醒目,颁发日期是2006年9月。旁边一家格力专卖店更打出了一幅巨大的宣传牌格力空调,世界名牌。
江西工商就此宣称进行查处的事件尚未有结果爆出,不过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世界名牌争议已久。2008年,北京张显峰和周泽两位律师就曾联合致函国家质检总局,建议质检总局停止当时还在进行的2008年度的名牌评选活动。两律师建议,今后不再直接或间接搞任何名牌评选活动,撤销尚在有效期内的各种中国名牌、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相应称号,并废止《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文件以及撤销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两律师在律师函里表示,质检总局的名牌评选活动给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带来极大隐患;活动无法律依据,系违法行为。
作为回应,2009年5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9年第42号关于废止规范性文件的公告》,对一些规范文件进行了一次清理。《关于开展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价工作的通知》也终于被取消了,原因是评价机制改变。
然而,在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废止了中国世界名牌的评选活动后,对世界名牌的争议不但没有消失,还出人意料地从舆论走向了法庭。重庆、深圳、武汉、长沙、温州、衡阳等多地消费者,以格力空调利用世界名牌进行虚假宣传为由,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世界名牌并非人人紧拽
据了解,中国世界名牌评选共进行了3年,截至2007年,共有10个品牌获得中国世界名牌称号。记者调查发现,对这个已经不再评选的称号,多数品牌厂家现在进行对外广告宣传时已经进行淡化处理。如海尔洗衣机、冰箱是首批拿到中国世界名牌称号的产品,但在海尔的官方网站的广告上,已经找不到对中国世界名牌这个身份的宣传。
此外,华为牌程控交换机也拿到过中国世界名牌的称号,然而,在华为官方网站的发展历程栏里,没有出现中国世界名牌的痕迹。如此看来,对于中国世界名牌这个身份,并非所有品牌都视之为香饽饽。
也有细心的消费者表示,颇让他们不解的是,格力宣传的是世界名牌,而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却是中国世界名牌。
对此,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的唐明律师认为,《消法》赋予了消费者知情权,所以,从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看,商家至少应该把完整的、准确的荣誉名称告诉消费者,而不应该有任何文字上的隐藏或者添加。
除了格力以外,记者还发现,海信的宣传用语也让人琢磨不透。在某家电卖场区庄店的海信销售区,记者就看到了海信平板电视连续8年销量遥遥领先的宣传,那么,所谓的遥遥领先该如何解读?是否能够理解为销量第一名,遥遥领先别的品牌?还是应该理解为领先某些品牌,销量并非第一?(记者谭超、实习生卢启文、陈瑶璇)
(责任编辑七月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