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地铁新线确定本月开通 8号线新开段5分钟一趟车———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8号线二期北段、9号线南段和15号线一期东段三条轨道交通新线全部在本月开通。其中8号线二期北段开通后,将把回龙观到北土城的“进城时间”缩短为25分钟。目前,8号线一期及二期北段的冷、热滑试验已完成,正在进行按图空载试运行。
■8号线新开段5分钟一趟车
2011年年底,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北段将与奥运支线贯通运营,奥运支线将向北延伸6站,分别为林萃桥站、永泰庄站、西小口站、育新站、霍营站(与13号线换乘)和回龙观东大街站,约10.7公里。据悉,本月新开段和既有线路贯通后将采用5分钟间隔运行图进行运营。此外,8号线二期北段全为地下线,采用非涂装不锈钢标准B1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与奥运支线贯通运营后,乘客可换乘地铁13号线、10号线到达中心城,极大提高了奥运支线的利用率。回龙观与北土城之间单程只需约25分钟,将有效缓解回龙观地区的交通出行压力,进一步加强昌平回龙观地区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联系。8号线二期北段与奥运支线贯通运营,将服务于回龙观地区、清河地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使回龙观、清河、西三旗等大型居住商业区又增加了一条连接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地铁线路,可有效缓解地铁5号线、13号线的运营压力,改善八达岭高速等南北干道的交通环境。对促进沿线的用地开发、优化居民出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车辆新技术可“自诊”故障
据悉,8号线使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铁车辆走行部故障诊断与安全监测系统”。这一系统在行车中就可以进行安全监测。和传统的停车检查不同,系统通过在行车时对各方面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能进行自动诊断、主动诊断和故障机理诊断。能及早发现地铁车辆走行部可能酿成事故的机械故障,确保了车辆走行部运行安全,进一步保障了地铁车辆的正点运行。
另据介绍,8号线站内还首次采用了三维实景街区图,将地铁车站的周边信息通过三维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呈现在乘客面前,为乘客的出行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参考,使地铁服务更加人性化。根据新线的发车间隔,需要14组配车,其中上线运营12组和2组机动车。目前,已经有10组车到位,本月中旬其余2组也到位。另外,500余名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地铁部门统计,乘务中心和维修中心及一个新增设站区配备班子年龄结构平均37岁,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00%。
■14处非机动车停车场鼓励“B+R”
(“自行车+地铁”换乘)
据京投公司介绍,8号线新开段24处集散广场将设非机动车停车场14处;驻车换乘停车场(P+R)1处。除了原本提倡的P+R模式,8号线二期北段将倡导B+R模式,即倡导更多人可以骑自行车换乘地铁等公共交通。新线将设非机动车停车场14处,遍布回龙观东大街、霍营、育新、西小口、林萃桥等5个站点,面积共计6487平方米,预计可停放非机动车5200辆。
另外,8号线二期北段在霍营站设置P+R机动车停车场1处,面积共计1.4万平方米,预计可停放机动车460辆。车主只要当天换乘公共交通出行即可享受每天2元钱的停车优惠。随着今后停车需求的增长,该停车场为未来扩建立体停车楼预留了实施条件,停车数量将达到近1000辆,有效改善回龙观地区的出行难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另据交通部门统计,目前有45条公交线路途经新线,近期这些线路将重新整合,快速串起新线站点与附近社区、商务区。
■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车辆段将与周边配套开发
8号线二期北段在回龙观设平西府车辆段1处,除承担本条线路车辆的定修、架修及以下修程任务外,还承担10号线车辆的架修任务,实现了资源共享,节省了土地资源。同时,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区域城市功能,带动区域发展,平西府车辆段及周边资源将进行综合一体化开发。在车辆段运用库和咽喉区进行盖上开发,未来将建设住宅、汽车库、配套服务设施及屋顶花园平台等环保生态景观项目;在车辆段东南区进行落地开发。
根据规划,未来将建设幼儿园、P+R停车楼、公交换乘站、办公等项目,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同时,还将在平西府地铁车站上配套建设轨道交通综合体并与P+R停车楼衔接,乘客不出地铁站便可以轻松实现泊车、购物、公交换乘或便捷回家,实现全方位的无缝连接。记者了解到,今后,所有地铁车辆段都将照此模式进行建设,节约土地资源同时方便市民出行购物。凡达到一定规模的车辆段综合开发的小区都将配建幼儿园。
■文/本报记者 王帏
■制图/谢爽
来源:Y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