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国资委年内推动16家央企整体上市的目标,恐怕要“泡汤”了。
年初“跃跃欲试”的五矿集团、通号集团和中国铁物,整体上市计划“纷纷搁置”,唯有 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林超在电话中反问《华夏时报》记者:“为什么要去掉集团母公司呢?没这个必要。集团的存在,是因为还要打理其他非主营业务的资产,去壳和剥离非主营业务资产是针对不同公司而言,东方电气暂不需要。”东方电气是最早一批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央企。
国资委难归其位
央企集团母公司的存废,业界内一直有分歧。
建议保留集团公司的人士认为,集团公司代表国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而整体上市背后的核心就是取消央企集团公司作为股东这个层次,由国资委直接做上市公司股东,但问题是,国资委是否能够直接做央企的股东?
而去年年底成立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不过,上述参与调研的人士并不认同这种设想,他告诉记者:国新公司虽然持有五矿股份、中国通号、中国铁物三家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但它们仍然没有话语权,而且被央企不断排挤,更别说履行出资人职责了,甚至还不如诚通和国开投两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处境,而这不得不逼着国资委既当“老板”又当“婆婆”。
看来,国资委由现在的“一身二任”变成“两身二任”,还需要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