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少年雷路平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有了爱心基金的资助,他的断指才得以治疗。
“很多人都想做善事,心里都有一根善弦,你把它弹一下,它就会响一声附和。”王增涛说,之所以有很多病愈患者愿意捐钱,愿意以此种方式献爱心,是因为能看到自己捐的钱用在了哪些病人身上,爱心款用在了刀刃上。
国庆节前夕,病愈的15岁广西少年雷路平踏上了返乡路。而他,已经在(山东)省立医院治疗了近一年半的时间。让他感动的是,近10万元的治疗费用均出自手足外科的爱心基金。雷路平来自桂林一个贫困山村,5岁时左手食指被挤断。去年4月,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雷路平在省立医院做了手指全形再造手术。“没有爱心基金,我就是一残疾人。”雷路平说。
雷路平只是众多受益于该基金的患者之一。从2008年到现在,省立医院手足外科“手足情深爱心基金”已直接救助患者近十人。医院的一个科室单独设立一个爱心基金,这在医院中并不多见。在医患关系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下,这个基金的出现显得很另类。
缘起>>红包变基金
2008年6月,济南市民张先生手臂受重伤,被送到省立医院手足外科,经过12个小时的手术,张先生的手臂保住了。病愈出院的张先生返回医院,拿出十万元钱表示感谢,被主管医生拒绝。后来,他又找到手足外科主任王增涛,表示把这笔钱捐给科里,作为科研经费,再次遭拒。
“我从不要患者的红包,也不要厂家的回扣。”王增涛说,在与张先生的沟通中,聊到有些手足受伤的病人,因为没钱治疗或者治疗不及时,最后落下残疾。王增涛因而建议张先生,用这笔钱成立爱心基金,帮助更多的病人。
王增涛、张先生以及其主管医生寇伟三人决定成立爱心基金。他们给基金取名“手足情深爱心基金”,张先生出资十万元,手足外科的近30名医生每人捐出1000元,护士自愿捐出1万多元,王增涛的研究生每人捐了两百元。“基金成立时,约有十四万元钱。”王增涛告诉记者,他、寇伟和张先生三人成了基金的发起者、执行者和批准者。“基金如何使用,必须我们三个人都同意。”
“最初,拿出这笔钱,完全是想表达内心的感谢。如果没有手足外科的医生给我做手术,手臂就保不住了。”张先生在电话中向记者证实了此事。他说,三年多来,一直参与并支持着“手足情深爱心基金”,广西少年雷路平出院时,他也亲自到医院送行。“看到雷路平在基金的帮助下病愈出院,心里有一种成就感,感觉特别好。”
运作>>不打算由红会管理
“手足情深爱心基金”成立后,王增涛、寇伟和张先生三人口头商定了基金的使用原则:基金帮助的人首先是家境贫困,无力支付医疗费;其次,被救助人须是善良上进的大学生,或者学习成绩在班级前三名的中小学生。基金平时由王增涛的一名研究生管理,资助哪个病人、资助多少钱,一般由王增涛、寇伟和张先生商议决定。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