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托”团伙以购药,从中获取利益。过去的“医托”大致分为3种类型:民营医疗机构雇用的“医托”、医疗机构内的医生个人雇用的“医托”以及无证行医者雇用的“医托”。这几种形式的“医托”行为,经过近几年严厉整治,已基本消除。但最近出现的“医托”,会以“××健康促进公司”、“××保健咨询公司”等所谓商业集团的形式出现。不法分子先在其他区县工商局注册,披上合法的外衣。然后拿着营业许可证到比较隐蔽的商务楼,与楼宇物业或房主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把租赁的房屋场所装修布置成“健康咨询公司”,贴上医学宣传画、专家介绍等。
记者了解到,新型“医托”在操作时,一般会分成两路:一路守在医院,假装“病人”或“老乡”,推荐病人去“健康咨询公司”看病;第二路则留在“健康咨询公司”,扮作患者一起看病,并积极付钱抢购药材。据“医托”交代,他们每成功“托”进一名患者,便可提成20元。
据黄浦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介绍,他们在处理“医托”团伙时发现,“医托”团伙租赁房屋时,只支付几千元押金,并未与出租方签订正式的房屋租赁合同。而物业公司唯利是图,在将房屋介绍给承租方的时候将房屋定性为商住两用,这也是“医托”团伙主要隐藏在居民区的重要原因。
新型“医托”难打击
“打击新形式‘医托’存在取证难题。”郑凤和说,新型“医托”团伙经常选择在两区接壤、各行政部门巡查比较少的区域。比如在上海市新桥路查处的一个“医托”团伙,他们的行医地点就是经过精心挑选出的,新桥路处于黄浦区和闸北区交界地带,存在行政巡查盲点,一旦被发现也有利于逃脱。另外,“医托”团伙租住商务楼宇的楼层都比较高,在一楼安装摄像头或安排人在底层望风,一旦发现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或民警,立即通过手机等通讯方式告知,停止不法行为,人员逃散。等执法人员到达现场时,早已铁锁“把”门了,违法行医证据难以取得。
黄浦区一名卫生行政执法人员表示,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也给监督执法带来较大难题。相关法律法规至今没有针对“医托”的查处条款。过去还可以依据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医师个人和医疗机构进行有限的处罚,但新型“医托”团伙既不属于医疗机构也不属于医师个人,遍查卫生行政法律法规,无一条可适用的条款。如果按“诈骗罪”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则需要固定证据链,包括从集团法定代表人雇用“医托”拉患者、“医生”为患者诊治、患者交钱购药取得发票、累计金额超过4000元等环节和标准,而这些几乎无法办到。因为卫生监督员不可能让“医托”连续去骗患者,累计达到足够的金额。卫生行政执法人员也无权限制涉嫌从事不法行为人员人身自由,针孔摄像、照片、录像等证据的效力也有限,便衣取证还有涉嫌“倒钩”的危险。
郑凤和认为,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善的前提下,需要提高卫生监督员的执法能力与技巧。加强卫生监督员执法能力培养,提高取证技巧,提高有效固定团伙雇用“医托”、拉骗患者、收费获利证据的能力,一旦形成了有效的证据链,达到“诈骗罪”的钱款数额,就可以移送司法机关立案侦查,依据刑法进行惩处,这样可以起到更大的震慑作用。(记者刘建)
“医托”骗术升级注册合法公司扮患者请医生
2011-12-01 18:40:1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新型“医托”团伙以
购药,从中获取利益。过去的“医托”大致分为3种类型:民营医疗机构雇用的“医托”、医疗机构内的医生个人雇用的“医托”以及无证行医者雇用的“医托”。这几种形式的“医托”...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 ·网络在线医生被曝是医托 雇人复制粘贴看(2011-10-10)
- ·社保卡全国通+升级银行卡 卡片产业链3股(2011-08-29)
- ·马连道欲升级为茶文化综合区(2011-09-24)
- ·广发被指系统存漏洞 网银升级12人信用卡(2011-09-27)
- ·广发网银升级后12人信用卡被盗刷 否认存(2011-09-27)
- ·模式升级 大宗交易市场衍生多维投融资链(2011-09-27)
- ·恒隆五金“借鸡生蛋”:走出去转型升级(2011-09-29)
- ·各大操作系统齐升级 新一轮大战拉开序幕(2011-10-01)
- ·全球彩电业进入调整期 产业升级红利逐步(2011-10-01)
- ·“跑路”升级为“跳楼”温州急救高利贷危(201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