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发布的IPO警示案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多项细节指向长晶科技。 该公司于2022年9月递交了创业板招股书,并在一年后撤回。深交所披露,在对长晶科技的保荐人收入细节测试工作底稿以及督导组抽查的经销收入样本进行审查时,发现发行人销售订单与对账单等重要支持性文件上的公章系粘贴,且销售订单存在事后编辑痕迹。
公章粘贴、订单造假等问题严重违反了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原则,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暴露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严重缺陷。
招股书显示,长晶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营产品按照是否封装可以分为成品(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和晶圆两大类。
2020年-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长晶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亿元、19.02亿元和18.8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88%、42.10%和-0.97%;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6亿元、2.44亿元和1.2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6.31%、268%和-48.20%。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资金较为紧张的同时,长晶科技却依旧大手笔分红。招股书显示,2020年和2021年,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6000万元、1.4亿元,合计现金分红2亿元。
此外,长晶科技的实际控制人为杨国江,通过上海江澄、上海江昊和上海傅誉合计控制公司34.38%的股份。经过估算可以得知,上述两次现金分红,杨国江可分得现金分红0.69亿元。
长晶科技此次IPO拟发行7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4.23%。预计募集资金16.26亿元,主要用于年产80亿颗新型元器件项目、年产60万片6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扩产项目、高可靠性功率器件及电源管理IC项目、第三代半导体及IGBT技术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IPO审核过程中,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审查越来越严格,企业必须保持高度的诚信,真实、准确地披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