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受美债评级下调、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焦炭跌破了持续两个月的振荡区间后加速探底,累计最大跌幅达20%。进入11月以后,在电荒炒作以及季节性消费旺季的支撑下表现较为突出,近日则在宏观经济整体偏弱、欧债危机可能扩散的担忧下跟随商品市场再次出现回调。
供给方面
全国产能过剩库存较高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9月中国焦炭产量3708万吨,同比增长18.1%;1—9月份中国焦炭累计产量为32231.8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3.8%。国内最大产焦地山西省9月份焦炭产量为775.5万吨,同比增涨8.7%;1—9月累计产量6822.2万吨,整个行业产能依然过剩。目前国内焦炭库存已高达9630万吨,创历史新高,如果折合成消费算,这些库存等于国内4.3个月的消费量,国内焦炭供应严重过剩。供给过剩的局面显然对焦炭价格上涨给予较大压力。
上游炼焦煤价格维持高位
自今年年初以来炼焦煤价格基本维持上行趋势,近期炼焦煤市场整体平稳,维持高位振荡,价格波动不大,成交量受下游消费钢材需求疲软及焦化企业限产影响而交投清淡,随着天气逐步转冷,后期需求将不断加大。而近期焦煤资源税率上调至每吨8—20元,这将直接导致焦炭的成本上升10元以上,从而推高焦煤成本。后期炼焦煤价格弱势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或将维持高位盘整。
需求方面
季节性消费旺季来临
煤炭价格有典型的季节性消费特征,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焦化厂和钢厂开始进入传统的炼焦煤冬储阶段。在天气转冷、运输受限之前,焦化厂和钢厂为确保焦炭生产的正常进行,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焦炭。同时为保证冬季社会供暖的需要,国内供暖企业和生产企业将加大煤炭的库存,近期动力煤价格稳中有升,季节性消费旺季对其形成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