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PVC产能和需求矛盾仍然存在。在商品市场整体氛围好转,国内电价上调支撑下,PVC重心将上移。
近期商品市场频传利好,国内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巴西降息,六大央行联合行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引发周三晚间外盘商品和股市大涨。欧元区方面,欧元区实体经济衰退拉开序幕,缺乏协调一致、有效的主权债务解决方案,市场资金纷纷抽离追捧美元,造成欧元区银行业剧烈冲击。本轮美联储协调欧元央行等五国央行,注入流动性是辅助欧洲央行管理欧元区银行业,避免产生银行业大规模挤兑风险。周三国内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大跌,正是欧洲银行积极处置海外资产获取流动性的表现。
区域性优势明显
国内新增产能释放和西北、华北地区PVC产业崛起,直接推升PVC产量重心上移。得益于PVC产能扩张和2010年以来新增产能释放,PVC整体产量水平提升。目前,PVC产业发展区域优势愈发明显,西北、华北地区PVC生产企业凭借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实现产业横向和纵向拓展,形成一批典型的规模化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化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计划性较强,整体开工情况短期不会轻易大幅度调整。
PVC价格经历前期大幅暴跌,部门机构强调成本支持因素。国内PVC生产企业,多以自备电石为主,电石配套尚未完全弥补的部门,以长单采购锁定电石成本,与电石主产区价格相比,存在较大价格优势。笔者测算,西北地区PVC主流成本约在6200—6400元/吨区间,较中部及东部地区优势约500—1000元/吨之间。巨大价格优势下,PVC生产企业大幅调整自身PVC产量的动力有所缺失。阶段性PVC产量变动与烧碱和氧化铝生产情况直接挂钩。整体产量维持较高水平时,PVC产量变动节奏依据烧碱、氧化铝产量变动调整。10月份氧化铝产量季节性下滑,年内氧化铝产量回升的可能性加大,由此拉动烧碱产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