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豆油期货12月2日早盘试高回落。主力1205合约收8802元/吨,跌8元。隔夜美豆承压收低,拖累今日连豆油小幅低开,不过随后大幅弹升后回落。南美天气维持有利大豆作物生长状况令外盘豆类承压。国内豆类基本面消息平淡,11月PMI跌落至枯荣分水岭50一下。预计受货币流动性政策利好提振,短期连豆油走势将趋于震荡,而中期态势仍不宜过早乐观。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1日收低,结束了为期3天的反弹。分析师表示,在面临南美作物前景向好的情况下,有关大豆出口需求忧虑,以及巴西在出口市场上的持续竞争,打压了人气。大豆期货盘中尝试上扬,但一旦来自股市和原油期货的支持消退,交易商则侧重于需求基本面,南美的产出和出口前景压制美国需求。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截至11月24日当周,2011/2012年度美国大豆净出口销量为489,600吨,分析师预测区间介于400,000吨至800,000吨。
因担忧巴西和阿根廷将进一步蚕食美国出口需求,投资者更多关注南美的天气。Commodity Weather Group表示,尽管降雨系统看上去零散,但大部分地区似乎将获得充足的降水,以支持阿根廷玉米/大豆的早期生长。预计降雨云层或于下周周中到达巴西南部,并向北扩散。未来11至15天将出现类似的天气状况,而这应当会缓解巴西南部的旱情。
国内方面,中国人民银行30日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1.0%和17.5%的存款准备金率。业内人士认为,央行下调存准无疑短期利好大宗商品市场,商品跌势将有所缓解。但如果希望商品市场跌势将得以转向,那还需要欧债、美元指数等再有利好消息的配合。
据商务部公布最新预测显示,中国11月大豆进口料增至563万吨,10月大豆进口量381万吨。压榨利润改善且1月传统节日季节性需求带动,国内进口大豆连续三个月下滑后反弹。买家亦向商务部报告称,12月大豆到港量418万吨。不过,以此预估全年大豆进口量仍低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港口大豆库存压力得到有效缓解,预期潜在需求的带动或对豆类行情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