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天宫一号诠释中国智造 5000亿恐难分羹 2011-10-14 19:56:49   来源:   评论:0 点击:

  CUBN 记者 毕淑娟 北京报道   9月29日晚,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不仅开启了中国的空间站时代,更将对整个航天制造产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据东莞证券航天军工业研究...

  CUBN 记者 毕淑娟 北京报道

  9月29日晚,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不仅开启了中国的空间站时代,更将对整个航天制造产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据东莞证券航天军工业研究员刘卓平分析,天宫一号项目的发射,可以牵引总计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相关产业链。

  然而,一位券商人士却认为:“与高铁项目、大飞机项目、航母项目的高投入高产出相比,航天领域绝大多数航天器发射活动均为政府主导行为,近几年甚至十几年内恐怕都很难看到真的大规模商业化运作,5000亿元产业大蛋糕恐难分羹。”

  完美诠释中国智造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被送入预定轨道后,天宫一号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正式开始运行。《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获悉,这个天宫一号上的“超级智囊”,不仅可以帮助航天员了解飞行器的所有信息,还能实现在天地之间收发E_mail、在轨软件更新等。

  据西安分院技术专家介绍,天宫一号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是按载人飞行的要求设计的,在后续的载人飞行中,航天员可以通过仪表控制器这样一个人机界面实现对整个目标飞行器的全盘掌控,不仅可以直接获取飞行器所有分系统的技术指标,而且可以掌握飞行器的运行姿态。

  在太空中发一封电子邮件似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同城315投诉产经,而在天宫一号中就可以实现。因为天宫一号的人机界面完全是按照载人的状态来设计的,在未来的载人飞行中,航天员在太空可以借助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进行短信息编辑和收发电子邮件。

  那么,如何确保软件在轨期间的稳定运行?在地面实施监测并进行更新是最为有效的办法。记者了解到,西安分院的设计师通过对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在地面对软件进行更新,这样可以有效地确保软件的升级,也可以确保航天员的“超级智囊”增加新的功能。由于仪表控制器软件是未来航天员观测飞行器整体状况的主界面,软件运行的稳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据报道,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右部火箭发动机上的两个零件连接处的密封圈坏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密封件关系着航天飞行器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据承担天宫一号密封件研制的中国航天四院四十二所密封件大师王江说:“太空环境太复杂了,密封件必须适应太空强紫外线和宇宙射线辐射、昼夜温差频繁交变等极端的空间环境,还要安全无毒、抗老化、抗皲裂,始终保持高度可靠的密封性能。”据悉,天宫一号的密封件能够经受住-70℃到200℃高低温交变,寿命将达30年。

  不仅如此,天宫一号的发射塔架、导航系统、部分运载火箭组装的零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板……这些高端智能化装备都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无疑在世界航天版图上又一次打上了中国智造的烙印。

  5000亿蛋糕恐难分羹

  天宫一号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它不仅开启了中国的空间站时代,更将对整个航天制造产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据东莞证券航天军工业研究员刘卓平分析,“天宫一号”项目的发射,可以牵引总计规模超5000亿元相关产业链。

  那么,面对天宫一号带来的5000亿元产业大蛋糕,相关航天制造上市公司又能分羹几何呢?对此同城315投诉产经,刘卓平表现得态度谨慎:“虽然产业总规模大的惊人,但说到上市公司能从中捞到多少实惠却很难估计。现在参与到航天器制造的企业,大多属于科研院所改制企业。以卫星零部件的商业采购为例,相关企业带有很强的合作性质,比如相关机构提出一个设计精度要求,然后科研院所企业再按照要求进行研发生产,这种采购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和专一性,相关部件并不具备形成批量生产的条件。即便是上市公司产品果真运用在天宫飞船上,总体采购数量有限,也很难对公司业绩产生实质影响。”

  “由于涉及天宫一号、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核心资产、核心技术、核心装备制造都属于国家级的高度机密,相关资产短期内实现证券化的可能性不大。”中投证券机械设备行业研究员李勤如此表示。

  毋庸讳言,天宫一号掀起的航天热,在资本市场却遭遇了冷处理,航空股渐入冷宫。对此,一位券商人士认为:“与高铁项目、大飞机项目、航母项目的高投入高产出相比,航天领域绝大多数航天器发射活动均为政府主导行为,近几年甚至十几年内恐怕都很难看到真的大规模商业化运作,5000亿元产业大蛋糕恐难分羹。”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天宫 一号 诠释 中国 5000亿

上一篇:科陆电子前三季业绩预计同比变动 下一篇:圆桌讨论:中原区域振兴中的投资机会如何把握【实录】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