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主动股票型基金:3季度股基业绩首超基准。11年上半年市场风格较2010年发生明显变化,价值风格逐步走强,而成长风格转弱,基金未及时调整重仓结构,致使1季度基金业绩受到明显拖累,而在2季度市场下跌过程中,随着基金逐步调整持仓结构,虽然整体表现仍然弱于基准,但幅度较之1季度已明显缩小。和上半年基金大幅落后业绩基准相比,三季度在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整体业绩微弱超越业绩基准。其主要原因是基金在二季度末普遍增持的大消费行业在三季度表现抗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业绩的损失。从公布的二季报显示,二季度末,基金经理一致看好业绩增长稳定的大消费行业,增持的食品饮料、医药等大消费类行业基金较多。2011年以来的三个季度,从1季度的大幅落后基准到2季度落后幅度的缩小再到三季度微超基准。一方面体现了基金不断对投资结构的调整,更好的适应市场风格。另一方面显示坚持持有2010年4季度资产结构的基金也较好的顺应市场风格。从超越基准收益比例分布来看,58.75%的基金业绩表现强于比较基准,40.83%的基金业绩表现弱于比较基准,1只基金业绩与基准持平。
三季度股基选股能力和行业配置对超额收益获取贡献较大。三季度,股票型基金大类资产配置获取超额收益的贡献显著下降,而持仓结构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对于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贡献较大。1季度市场主要是大盘蓝筹风格,2季度大盘蓝筹风格向中盘蓝筹、成长风格过渡,三季度市场则是明显的业绩稳定的中盘蓝筹和成长股的市场行情。整体来看,超额收益的获得对于管理人的选股能力和行业配置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混合型开放式基金:偏股混合跑赢基准,平衡混合和偏债混合落后基准。2011年3季度混合型基金(包括偏股、偏债和平衡混合三类)平均跑输基准收益-0.45%,其中,偏股混合基金表现较优,业绩小幅超越基准0.13%,平衡混合型基金稍逊一筹,业绩落后基准0.82%,而偏债混合型基金整体跑输基准幅度较大,为2.15%。从超额收益比例分布来看,偏股、偏债及平衡混合基金中,各有52.63%、71.43%和53.57%的基金业绩跑输比较基准。偏股混合基金略微超过基准主要是由于基金样本的持仓结构相对顺应市场风格,平衡混合型基金虽然持仓结构和偏股基金类似,但由于其业绩比较基准中国债的加权比例较高,导致基准业绩提升。而偏债配置型基金虽然股票持仓较低,但是组合中持有的高风险债券较多拖累业绩,而业绩基准中国债的加权比例较高拉升基准业绩。
债券型基金:整体业绩跌幅较大,只有1只基金业绩超越基准。剔除当时处于建仓期的基金,分析2011年三季度债券型基金(包括纯债债券和偏债债券)的超额收益情况,纯债债券型基金只有一只基金跑赢业绩基准,偏债基金全部跑输业绩基准。三季度国债指数上涨0.96%,企债指数下跌2.90%,中信标普可转债指数下跌14.93%。纯债基金和偏债基金分别下跌4.59%和5.66%。下跌的原因主要以下3点:一是债券市场中企业债、信用债、可转债等品种大幅下跌,导致持有该类券种的债券型基金业绩大幅下跌。二是A股市场的不景气导致新股频繁破发,对于新股贡献收益较多的纯债债券型基金是个较大的打击。三是能够参与二级市场投资的偏债基金受累于股票市场的下跌。
基金净值增长率反映了基金投资者获取的绝对收益,然而由于各只基金具有不同的风格及投资范围约束,因而仅用绝对收益来衡量基金的表现并不能较好地展现基金管理人的主动投资能力。
而超越基准收益率反映了基金经理的综合投资能力,包括择时能力、选股能力、资产配置能力等,利用区间基金净值增长率扣除区间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可以衡量基金的超越基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