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CPI站稳下行拐点 货币政策延续偏紧
2011-10-24 09:18:51   来源:新华网   评论:0 点击:

 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CPI上涨主力依然是食品类价格涨幅——9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05个百分点。好消息是,CPI涨幅连续两个月下降,虽然下降幅度较小,但上月出现的物价拐点进一步站稳。

         9月份CPI同比上涨6.1%,继8月份6.2%之后,再度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CPI上涨主力依然是食品类价格涨幅——9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05个百分点。好消息是,CPI涨幅连续两个月下降,虽然下降幅度较小,但上月出现的物价拐点进一步站稳。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当前的物价形势不可盲目乐观,因为总体物价水平还在6%以上的高位运行。从某种意义上看,6.1%、6.2%与6.5%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因此,目前已经采取的调控物价上涨的措施还需保持一定连续性,不可就此放松。

  CPI继续回落不排除反弹可能

  回顾前三季度的CPI表现,环比一路上行,同比前上行后企稳。此前,业界一度对9月份CPI表现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受节日等因素影响,9月份CPI可能反弹,通胀会持续高位,现在看来,这一担心“多虑”了。CPI连续两月回落,继续回落趋势已经形成,并且这一态势还将延续。

  “总体上,在朝着好的预期发展,继续回落已无悬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10月15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CPI从第三季度高位运行转入下行通道,转折性的回落趋势已经形成,第四季度将继续回落。

  展望第四季度及全年CPI走势,多家机构预计全年CPI水平将达5.5%。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10月15日提供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最新预测报告显示,2011年末中国CPI同比将回落至4.6%,全年CPI水平将达5.5%。

  就目前情况看,本轮通胀的峰值大致已经过去,未来很可能会继续沿着下行通道回落,但不可否认的是,回落速度将较缓慢。

  不过,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君给“第四季度CPI会继续下降”打了一个问号。他在10月1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成本推动因素将中长期化,通胀类型已经由需求拉动为主,逐步演变为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混合形式,而且成本推动因素作用越来越明显。需求拉动型通胀宏观调控可以较快产生抑制作用,而成本推动型通胀较难通过紧缩来解决,需要综合措施加以应对。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提醒,仍然有继续反弹的可能,因为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很大,而随着气候转凉,农产品(000061)的供应会发生相对不足而向上拉动食品价格。总的来看,未来一个时期,包括明年在内,CPI都将一直停留在较高位置。

  货币政策延续偏紧

  尽管三季度CPI开始高位回落,但并不代表价格调控就此功成,稳物价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在面临多重约束与压力的情况下,未来宏观政策的出台一定会十分谨慎,既不会进一步趋紧,也不会突然转向放松。

  从未来政策取向看,在CPI涨幅已经连续两个月稳中有降,并很可能继续下行的情况下,现行的偏紧政策态势还会有所延续,但不会进一步偏紧。这也是近两个月以来,央行没有在数据公布的前后宣布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这是否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就此转向宽松?胡迟认为,不太可能。因为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只是有所放缓,并未出现明显下滑。根据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在连续四个月回落后连续两个月回升,显示出经济发展回稳态势进一步增强。所以,经济政策的总基调仍然是以抗击通胀为主,同时确保经济增长。

  赵志君也持相同观点,从政策层面上还不能放松,但市场结构需要调整。

  货币政策将有紧有松?

  而考虑到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会体现某种差异化来应对经济运行的不同方面,如采取差异化、结构化的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来缓解诸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赵志君告诉本报记者,存在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但政策不能太紧,银行可适当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选择加息,引导资金回到正规渠道。“存款利率远低于通货膨胀率,居民生活大受影响,也是造成高利贷泛滥、金融混乱的主要原因。”

  “未来政策的选择,不是从通胀和价格上来看,而是取决于经济增长情况。”在袁钢明看来,一般来说,物价回落意味着货币政策就应该放松,就当前经济形势看,“松货币”不是没有可能。中央政府对“温州贷款”问题的处理方案,已经释放出政策即将放松的信号,但这种放松绝不是对房地产贷款的放松,而是有松有紧,对中小企业放松,对房地产和过多占有货币的行业继续收紧。

  国务院常务会议新近颁布的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国九条”就明确表达出这个政策导向。胡迟认为,继续观察CPI的下一个月走势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反映出目前CPI的下行趋势是否得到延续,因而更能决定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明确方向。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站稳 下行 拐点

上一篇:10月新股发行放缓
下一篇:苏泊尔“质量门”:不锈钢炊具明示含量方为解决之道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

 

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投诉: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