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需警惕投顾业务副作用
2011-12-02 17:47:4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投顾业务在弱市中进一步拉低交易规模的副作用已然显现。它非但没有明显帮助券商提升佣金,反而拉低了交易规模,并且令券商背负巨额的人力成本,进而迫使一些券商目前不得不放缓投顾业务的推广力度。实际上,鉴于证券行业业绩现阶段仍严重依赖交易规模,券商需要警惕投顾业务的副作用并予以有效对冲,而不是简单地减缓或取消这项业务的推广。
生不逢时
自年初以来,中信、广发、兴业、国海等数十家券商陆续推出以投顾业务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
由于券商系统内的客户多以股票投资为主,且券商渠道发售的产品多挂钩股票,因此该项业务的推广对股市行情的依赖不言而喻。然而,在这些券商积极推广投顾业务的同时,股市却整体表现低迷。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沪指累计下跌超过16%。
赚钱效应无疑是投资者选择券商任何服务的最大理由,而股市连续下挫不仅让投资者资产损失惨重,还让他们对股市失去了信心,不少投资者纷纷选择了离开股市,券商很难从投资者身上收取服务费用或者提高佣金。
不仅如此,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也使得投顾指导投资者投资的效果大打折扣。“面对今年的股市行情,推荐任何股票都是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的概率。”中信证券一位投顾告诉记者,今年投顾业务的推广异常艰难。
短期拉低交易量
作为投资者进行风险控制的指标,仓位比例陆续被中信、兴业等多家券商纳入投顾服务的产品中。记者调查显示,“轻仓参与”和“出局观望”成为各大券商投顾服务产品中最为常见的词语。
除1月底、6月中下旬和10月中旬大盘出现小幅反弹以外,中信证券今年以来在发给资产较低的普通客户手机短信中,不断提醒客户“轻仓参与”、“建立谨慎仓位”等。
兴业证券则通过旗下“优理宝”平台,向581名投顾旗下签约投资者传递总部统一制定的投顾产品,其中仓位控制服务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今年以来,我们一般建议投资者的仓位控制在三成至五成。”兴业证券一位经纪业务负责人表示,将风险控制服务作为投顾业务的核心服务之一,今年以来确实为投资者减亏起到了一定作用。
虽然并非所有投资者会完全按照投顾的建议去操作,但是数十家券商同时通过信息平台建议投资者减仓、出局观望乃至轻仓参与,对投资者挽回一些损失确实有些帮助,不过短期内这对券商经纪业务交易规模的拉低作用也不容小觑。
“我们明显感觉到今年权益类交易规模出现了萎缩。券商按照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思路去指导一般投资者降低仓位的举措起到了一定作用。”北京某大型上市券商一位不愿具名的董事总经理说。
应合理对冲副作用
尽管投顾业务在弱市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拉低券商的权益类交易规模,但券商也并非没有对冲策略。比如,中信证券和兴业证券等就通过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在对冲产品销售、债券类产品和现金类产品销售上大做文章,引导资金流向收益相对稳定的投资品种上,在帮助投资者获取收益的同时,券商自身也取得一定收益。
“财富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兴业证券私人客户部某负责人表示,比如该公司建议投资者将权益类仓位降至三成以下的同时,也会建议投资者在债券仓位和现金产品的仓位分别提升至五成和两成。这样,投资者能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券商也能获得非通道业务收入。
中信证券同样将产品销售作为提升非通道业务收入比重的突破口。该公司已将经纪业务定调为,依靠公司强大的产品研发分析能力,大力发展非通道业务,并在一线营业部强力执行该战略构想。“对冲基金两周销售规模就达到4500万元。”中信证券旗下某营业部负责人介绍,弱市中发行的对冲基金受到投资者普遍欢迎,原因之一是投资者降低权益类仓位,为该产品的销售腾挪出不少的资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批而不发
下一篇:--引导有条件文化企业进入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