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流动性通往实体经济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保证金融业不要远离实体经济。未来应把更大的力量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要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使民间资本有信心、有条件专注于实体经济领域。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的地方金融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金融系统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处理好金融业与百业的关系。守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条底线。业内专家指出,要处理好金融业与百业的关系,首先就要强调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大力支持。
毋庸置疑,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工银金融租赁总裁丛林指出,金融的根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资本市场等问题,充分揭示了过度金融创新、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所造成的“物极必反”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应注意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不能本末倒置。发展金融业必须坚持金融的去杠杆化,避免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需求。而金融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要降低金融系统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胡锦涛主席日前在APEC会议上表示,应出台新的有力举措,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应该重点关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融资、财税等手段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坚实支撑。我们看到,围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信贷政策已经在渐次推出:10月12日,国务院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10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银十条”补充通知,内容涉及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金融服务机构准入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等多个方面;央行日前在《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阐述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也表示,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在保持必要总量调控力度的同时,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
“当前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流动性通往实体经济的渠道,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保证金融业不要远离实体经济。”郭田勇建议,未来应把更大的力量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要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使民间资本有信心、有条件专注于实体经济领域。地方政府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更多的政府资源投入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去,并发挥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发展。同时加快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拓展多元化企业融资渠道,有效搭建民间资本与民营企业实现对接的平台和载体,积极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长效机制。
金融业应成为实体经济的“服务器”
2011-12-03 00:11:3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当前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流动性通往实体经济的渠道,切实缓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前10月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下一篇:五家城商行积极尝鲜
分享到: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