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三季度一线城市受限购影响成交量全面下滑。
据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陈光介绍,三季度,北京地区总成交量(新房和二手房总计)环比下降6%,同比下降29%;深圳地区总成交量环比下降达37%,同比下降49%;上海地区总成交量环比下降了23%,同比下降26%。其中深圳地区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与第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有加速下滑的趋势,这与限购政策出台之前市场突击性消费提前透支全年销售量有关。
过去的9月份,一线城市的“金九”愿望均已落空。9月,北京商品房住宅成交量为5236套,二手房住宅成交量为8750套,成交量依然维持8月的低迷状态,总套数环比微涨2.4%,其中二手房上涨了7.3%,商品房住宅则下调了4.9%。上海9月商品房成交53.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59%,仅次于2008年9月48.8万平方米的历史同期最低水平。深圳广州的交易量也未摆脱惨淡的弱势。陈光认为,北京9月成交量的微涨,是在供应量增长的条件下实现的,严格说来不能称为成交量的回升。
紧接而来的“十一黄金周”,一线城市楼市亦是一片冷淡。据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仅成交289套,同比大跌近九成,与9月平均成交水平相比下跌了近四成。10月1日至6日,北京住宅成交总量为866套,环比下跌62%。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统计,国庆前四天上海的日平均成交量不足100套,10月4日至7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累计成交398套,不仅低于9月份日均成交163.5套的水平,与去年同期462套相比更是缩水近8成,为近6年最低。如此开局,“银十”亦几乎无望。陈光表示,9、10月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情况,表明市民仍在持币观望,且未来没有好转迹象,前景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在银根继续紧缩的背景下,温州等地高利贷链条崩裂的消息,也给了房地产市场负面传导的打击。撤资以及这些城市公租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全面施工,都在给市场浇凉水。对开发商来说,资金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加快周转率;另一方面,如今即使想“以价换量”,也很难打破观望。放眼明年,房地产的形势也未见乐观。房地产的冬天已提前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