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时节,海口市民和网友对学校教育收费问题的关注和争论持续升温。但就在海口教育部门日前出台规定明确“海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后,依然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列举“被收费”的遭遇,且名目繁多,“怪招”百出,令人应接不暇。还有网友指出,个别学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令免费义务教育变味,家长负担未减轻,教育公平难于做到。
怪招一:海口金盘学校6500元买一个入学指标被识破
8月11日,海南一家媒体记者接到学生家长杨女士报料称,她到海口金盘实验学校准备给12岁小学毕业的儿子报名上初一时,该校一男子告诉她,学校报名时间已过,但只要交7500元她孩子就可拿到入学指标,进入学校就读。一边是海口教育部门出台规定:海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一边却是学校莫名收取7500元的费用才能拿到入学指标,让杨女士一头雾水。
杨女士半信半疑之际向媒体反映了情况。8月12日上午,当海南一家媒体记者陪同家长对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进行暗访时,一身穿粉色衣服的女子走近杨女士询问她是否是来报名的,杨女士说是,对方称是学校老师,姓朱,让跟她走,她给帮忙办,并说比那男的老师办得还快。
随后,朱某带着她们进入学校,走进三楼一间会议室。经讨价还价,杨女士和朱某说好以6500元办好孩子入学的事。随后,杨女士老公送来钱,朱某当场数起钱来,说她把钱交给“主任”。在随后的过程中,记者暗访行为被朱某等发现,随即发生冲突,恼羞成怒的朱某掌掴暗访女记者。
经警方调查,收取家长6500元入学指标费用的海口金盘实验学校教工朱某,最后承认当天殴打记者的事实。海口市公安局于事发当晚,以故意伤害对朱某做出治安拘留5日的处罚。最终,海口市龙华区教育局给予朱海容行政降级处分,调离工作岗位,并做书面检讨,在海口龙华区范围内通报批评,该校两校长被问责。
怪招二:海口小学片区外入学要交5000元名额费
不久前,李先生向南海网投诉,孩子要上小学了,只因自己拿不出房产证,莫名奇妙被学校收取4000元,而问及为何要收此项费用,学校却含糊其辞,没有给予答复。
李先生夫妇是外地人,来海南工作已经15年了,虽然户口还在老家,但在海口秀英区某村也住了15年了,海口已经是他们的家。今年,李先生7岁的孩子要上小学了,8月初,李先生带着孩子到片区内就近的海口第三十三小学报名,没想到在需要出示的几项证明中,李先生独独少了房产证明,孩子上学也因此受阻。
随即,三十三小的老师告诉李先生,由于不能出示房产证明,他的孩子不能被列入片区内入学,如果李先生的孩子一定要上三十三小,那就属于片区外入学,李先生需要交付一笔5000元的费用。李先生很疑惑,但又觉得自己不是海口户口是事实,也不好说什么,但为什么要交5000元钱呢?对此学校却没有做出回答,只是告诉李先生,如果不交,就将名额给别人了。
李先生又气又急,“我家离三十三小最近,不去该校读书还能去哪?”而李先生夫妇都是打工的人,一下拿出5000元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然而眼看就要开学了,总不能让孩子没书读,于是李先生托人向学校讲情,能不能少一点,多次协调后,学校答应可以少交1000元。
然而,没想到的是,8月24日,李先生的妻子拿着4000元钱到银行汇款时,在营业厅发现好几位家长也和她一样是向三十三小汇款,而他们当中,有的要汇5000元,有的只需汇2000元,汇入的帐号都是一个叫陈×平的私人帐号。
李先生觉得很不公平,“如果说是片区外入学需要缴纳一定费用,我们认了,但是你总得有个标准吧,有的要交5000、有的要交4000、有的只要交2000,这根本就是乱收费。”李先生说。
怪招三:海口七小注册企业收不同标准的赞助费
无独有偶,8月27日,南海网阳光岛社区网友在网上报料称,海口市第七小学有注册公司收取家长赞助费嫌疑。
作为一名金融系统工作人员,南海网网友“男在海南”在阳光岛社区发帖称,从8月25-26日这几日,陆续有老阿婆、外地农民工、中年夫妇等不同年龄、不同工种的外地和本地的人员,到和平南某银行给某企业汇款,款项来源在银行缴费单上写的是:捐助款,收款人填写的是:海口歌飞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男在海南”介绍,25日,陆续有不少人给该公司汇款。“第一个来缴费的是个老阿婆,她缴2000元给这个企业。刚开始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学校的乱收费项目,到了下午,又陆续来了3个人,都是缴款给海口歌飞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一个外地的农民工要交3600元,他把真相告诉了我。”该网友在帖子中写到。
帖子中称,原来,海口市第七小学在9月份要招收新学生,当该农民工带自己的儿子去报名的时候,第七小学招生老师对他说没有名额了,不过,如果他愿意交赞助费给海口歌飞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那名额就可以商量。该农民工表示,由于自己不是本地户口,亲人也不是本地户口,所以要交3600元,这还是讲价后的价钱。刚开始招生的人员要收5000元赞助费,而且,这家企业还在其他银行和邮政储蓄所开有账号,分解风险,以免被上级查起来一锅端掉。
26日上午,又有一对住在和平南附近的夫妇来缴费,然而,当南海网网友“男在海南”希望可以拍下她们的缴费单时,“他们用手挡住了缴费单,妻子说:为了孩子,我们愿意交这笔赞助费,曝光以后孩子就上不了学了。男的说:这个月的生活费又没有了,要辛苦一点了。”该网友在帖子中表示,“这对夫妇的言行弄得我很尴尬,最后这笔非法缴费单还是没有拍到。”
“男在海南”回家后,在网上搜索海口歌飞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却找不到这家企业的任何信息。网友猜测,可能这家企业就是第七小学用来收费的企业。这个学校的招生负责人可能从金盘小学乱收费被曝光的事件中汲取了教训,改用企业名义来收费,而且在不同的银行和储蓄所开账号分担被查封的风险。”该网友不禁感叹,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可谓不算尽机关!
对于以上收费“怪招”,南海网记者将向海口市教育部门反映,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