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瑞雪初降,中国经济又在临近一年一度的重要时点。
,但这些举措尚不足以成为货币政策转向全面宽松的依据。
此前,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也公开表示,“当前要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和取向,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巩固好宏观调控的成果。”
这从11月份新增贷款乏力也可证明上述判断,本报记者此前获得的数据显示,11月前28天,
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新增贷款不足1500亿,大大低于预期,预计全月新增贷款在4500亿-5000亿左右。
在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张承惠看来, “货币政策在2012年应该不会改变的。货币信贷总量是会保持基本稳定,重点是优化结构,包括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包括‘三农’、国家重点在建项目、创新型项目,还有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支持的重点应该是以上几个方面,在结构上会有一些调整。”
在张承惠看来,明年的货币信贷调控应该会略松于今年,她个人认为,21.5%的存款准备金率明显过高,对经济负面的影响日益显现,明年存款准备金率比较理想的水平应该是在15%-17%左右,“不一定会降得非常快,但是像现在这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一定要降下来。”
一位权威智囊如是总结道,2012年,货币政策应当回归常态化;其回归常态化之一,便是今年以来严格采取的行政性贷款规模管制措施也应进行适当调整。
“这种调控方式对银行的自主经营非常不利,此外,这种行政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控制了短期的风险,但是在中长期有可能会加剧这种风险。”上述专家表示,行政性很强的贷款规模管制应当有所弱化,像中小银行,贷款规模可以取消金融管制,特别不要做月度的规模控制。“像一些金融股份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以把由月度控制改为季度控制,在合适的时间再把这个控制取消掉,我相信应该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的。”
在利率和汇率层面,张承惠表示,利率水平不应该再下降,其主要判断依据仍然是2012年尚不太确定的通货膨胀情况。
“利率水平要根据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形势来决定,如果明年CPI在4%或者更多的情况下,理想的利率应该在5%左右,利率调整的方式就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比如对存款的上限管制和分阶段的放松,这也是一个方式。”张承惠表示。
财政政策更多关注民生
至于财政政策,国家发改委人士则在九华山庄会议上建议,明年宏观政策以稳定为主,即仍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是也会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其中强调针对性,就是“要在把握好宏观调控方向的同时,使政策更好的体现分类指导、有保有控的要求,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
具体而言,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完善,要推进结构性减税,集中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紧迫问题。“下一步财政政策仍需要积极,但是国家财政资金应该更多地投向社会保障体系,并加快国民收入分配的改革,使得居民收入增长,这是促进消费快速增长的有效措施。”王建说。
会上有人举例说,目前全国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不到3亿人,更多的人纳入养老保险,解除后顾之忧,则消费会自然启动。
从九华山庄会议的讨论来看,明年在扩大消费需求、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特别是加强就业保障和住房保障方面,会有不少政策。此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出口的稳定增长,以及拖动资源类产品的价格改革,可能也会有不少动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并透露,明年中央还将出台有关的综合性政策,积极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克服当前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