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2011年年关,全国土地市场的低迷仍在持续。
12月6日,公开市场出让的数据信息显示,2011年前11月,全国130个主要热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较去年同期的1.7万亿元减少5200亿,降幅达30%。
一方面,是陷入冰点达一年之久的土地市场和已然松动的房价,另一方面是全国近十个城市限购政策年底到期留下的政策想象空间。
“两难”境地由此显现。在上述高层智囊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认为,“房地产行业关系到60多个关联产业,调控房地产又会使得投资需求受到影响;但是不调整房地产,继续听任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这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隐患。”
目前,全国将近10个城市的限购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包括厦门、福州、海口、青岛、石家庄、合肥、中山、苏州等城市在颁布限购令时都曾明确,今年12月31日之前为限购政策执行的“有效期限”。
那么,进入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否因为货币政策微调、预调所释放的宽松信号而转向吗?
“我看不出要停止或缓解限购(的迹象)。”在上述国研中心召集的内部会议上,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准说,“有人说地方政府过不下去了,地方政府过不下去和过得下去不是限购与否的决策依据,不会说因为有些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减收,就去鼓励过度占用资源的需求。”
陈准认为,对中国来说,抑制过多占用资源的需求,以及少数沿海特大城市人口过度引入带来的土地过度承载问题,这些都是长期面对的问题。
陈准补充道,限购这个政策有两条值得说明,一是,不一定长期限购,但,“限”是长期的。二是,沿海的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人口过度承载,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针对2010年以来推出的保障房建设,陈准也坚定认为,保障房建设不存在放松和转向的迹象,这是历史性的任务。
在陈准看来,影响房地产调控的货币政策,目前也并不具备转向的条件。“目前,利率仍然是过去25年以来的最低点,未来10-20年,可以断定平均利率水平一定会大大地高于现在的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