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IND及《证券日报》金融机构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66只新股上市,券商作为机构投资者,累计动用121亿元资金打新,其中力度最大的为国泰君安证券,动用资金量为15.68亿元;其次为国都证券,动用资金量8.27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投入资金打新前五的券商中, 、东方证券、中原证券等26家券商;打新资金在1000万以下的包括6家券商,占比10.17%。即华西证券、民生证券、恒泰证券、华安证券、国海证券、国信证券,打新动用资金量分别为821.9万元、756.4万元、702.1万元、590.8万元、310.04万元、74.42万元。
国泰君安共获配14只个股,中国水电为投入资金量最大的个股。国泰君安获配数量为28648.9万股,发行价格为4.5元,动用资金量为128920.1万元,在所有的申购机构中是数量最多的一家,也是给予中国水电最高定价获配的机构。根据国泰君安对中国水电的IPO定价分析报告,“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为:0.37元、0.49元、0.60元,2011年市盈率为13-16倍,对应价格区间为4.81-5.92元,考虑上市首日15%的涨幅,首日定价区间为5.53-6.80元。”不过,从中国水电上市后的表现来看,投资者的分歧很大。一位参与撰写中国水电的研究员对此表示,询价机构和获配机构这种双重身份,很难令机构“独善其身”,难逃托市的嫌疑。其次为华峰超纤,获配股数为240万股,发行价格为19.73元,动用资金4735.2万元。此外被国泰君安获配的个股还包括凤凰传媒、万达信息、海伦哲等12只,动用资金合计2.31亿元。
其次为国都证券,今年以来打新动用资金量共计8.27亿元。该券商共获配40只个股,其中动用资金最大的为东方铁塔,该个股的发行价格为39.49元,国都证券获配股数为261万股,投入资金量为1.03亿元;其次中国水电也得到了国都证券的青睐,获配1718.9万股,投入资金量为7735.2万元;此外还包括恰恰食品、桐昆股份、方正证券等38只个股,累计动用资金量为6.46亿元。
此外,渤海证券、海通证券及方正证券今年以来打新投入的资金量也比较大,分别为7.7亿元、7.55亿元、5.75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投入资金量打新排名前五的券商中,国都证券、方正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则分别浮亏113.96万元、1089万元、1661.03万元。
具体来看,国都证券共获配40只新股,其中冠昊生物和方正证券分别为国都证券带来了2419.5万元和1710.5万元的浮盈。而东方铁塔和辉隆生物则分别带来了2035.8万元和1284万元的浮亏。而冠昊生物自7月6日上市以来,就上演着“冰火两重天”走势,上市首日勇夺今年新股涨幅亚军、换手率冠军,但第二天却“一字”跌停,第三继续跌停,两天的换手率分别为2.55%和59.72%。冠昊生物背后隐现着游资和机构的身影。深交所收盘数据显示,7月6日,出现在冠昊生物买入前五的席位中既有著名游资席位,也有机构身影:买入第三的席位是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当日买入了780多万元,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和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一起出现在卖出前五席位,合计卖出了440多万元,但它们也合计买入了110多万元。7月7日,冠昊生物买卖前五席位都是以游资为主的营业部资金,当日买入前五合计净买入470多万元,卖出前五合计净卖出约1195万元。而7月8日的数据显示,买入冠昊生物第一位的是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了1528.39万元。
方正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浮亏则都超过1000万。其中方正证券获配新股12只,5只浮亏,7只浮盈,东宝生物为方正证券带来了1228.35万元的浮盈,而东宝生物被喻为“创业板最低发行股”,自上市以来就受到追捧,它也缔造了上市35天,却从9元涨到了34.39元的神话,有分析人士指出“2009年推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一级市场人为调控低价发行,上市后必遭爆炒,东宝生物与之类似,此外,除了其发行价低外,与目前所处的大盘弱势环境也有很大关系”;而长城汽车却为方正证券带来了2427.78万元的浮亏;
国泰君安获配14只新股,其中6只浮亏,8只浮盈。中国水电为国泰君安带来了3437.87万元的浮亏,而凤凰传媒则带来了741.59万元的浮盈。
分析人士认为,新股被爆炒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经过前期新股破发潮之后,最近上市的新股市盈率和价格都相对较低,这引来了一些资金的青睐;而且炒新一直是游资最钟情的操作手法,尤其是踏空资金,政策的预期也没有改变,借着市场情绪的回暖,短期参与了炒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