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18个交易日,2011年即将画上句号。在这一年中,53只个股惨遭腰斩。在这些“熊股”背后,不乏平安证券、国海证券、东方证券、第一创业等十家券商分析师们的集体热捧。大多数研报对公司调研的结果都是“看上去很美”,毫不吝啬溢美之词,而对于风险提示则严重不足,这让为此付出真金白银的投资者极度受伤,难怪有股民痛批“忽悠”的研报犹如砒霜!
海普瑞上市以来至今,关于该公司的研究报告多达42份。如果除去上市时的新股定价报告,海普瑞上市后有20份报告对其进行了评级,其中,“推荐”、“增持”和“买入”评级报告14份,占报告总数的七成。
然而,海普瑞股价的实际走势,却明显不太“配合”这些唱多的报告,几乎是一路下跌,与上市后的最高价188.88元相比,即使以目前股价复权58.32元计算,已经缩水七成。如此走势,让这些一路唱高调的券商大出其丑,无颜面对。
在关于海普瑞的各大券商报告中,国信证券研究员却上演了令人吃惊的快速“变脸”。今年3月28日,研究员给出“推荐”评级。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于4月19日又下调为“卖出”评级。
在3月28日的推荐研报中,该研究员曾表示,海普瑞“2010年价涨量微增促主业增长,素粗品和肝素钠原料药价格保持高位震荡,预计2012年因产能释放有望重回高增长”。而在其后的“卖出”研报中,该研究员的评价却变为,“一季度原料价升成品价跌促业绩下滑,产销量低于预期”。评级落差如此大,令人不解。
与国信证券分析师的大变脸不同,宏源证券分析师奉献给投资者的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报告。3月27日,宏源证券分析师首次对海普瑞给出“增持”评级,但该分析师在研报中更多的笔墨是围绕原料成本上涨吞噬公司利润展开的,未给出令人信服的增持理由。
就在这份报告出炉后的两个月内,海普瑞股价开始跳水,从126元跌到68元,而宏源证券此前给出的目标价为1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