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江苏吴通通讯将闯关创业板IPO。公司专业从事无线通信射频连接系统和光纤连接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经营无线通信射频连接系统和光纤连接产品两大类。面对近来愈发抬高的发审门槛,吴通通讯在自身存在诸多“硬伤”的情况下,过会前景不容乐观。
业绩“傍大款”
据吴通通讯招股书显示,公司存在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在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13998.12万元、15175.58万元、15188.15万元和8523.35万元,占主营业务的比例分别为76.87%、79.24%、72.87%和78.95%。来源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04%、52.04%、63.71%、66.18%。其中,对中国移动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分别为47.06%、 35.43%、 53.97%、 59.80%。对此,吴通通讯解释为是所处行业造成的。然而目前发审委对上市公司依赖单一客户方面的风险审核严格,不知届时吴通通讯能否说服发审委员。
细节处“露马脚” 吴通通讯数据遭质疑
就在吴通通讯过会前夕,《第一财经日报》爆料称吴通通讯产量翻番用电微增,有粉饰业绩的嫌疑。翻阅招股书,吴通通讯在2009年发展迅速,相比2008年产量接近翻番。但令人搞到蹊跷的是,在产能迅速扩大,产量大增的情况下,公司披露出的用电数据却只增长了区区8.85%,所耗费的电费也只是从2008年的72.87万元增长到85.23万元。用水量更是基本未变,2008年为3.71万吨,2009年为3.72万吨。这两样数据间的矛盾,到底是产量数据有问题,还是用电数据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