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排上半天队,到窗口却“没票了”——
“出行热情”瞬间变成“出行焦虑”
“你买到票了吗?”随着“十一”黄金周的到来,不少想利用假期出行的人还在为购火车票而发愁。屡次遭遇 “购票难”、“假日出行难”,一票难求让不少人“出行热情”瞬间变成“出行焦虑”。
今天上午,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仅9月30日、10月1日两天,北京开往上海、武汉、南昌、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多条线路列车车票均已售罄。此外,经记者查询铁路客服服务中心网发现,9月30日,北京始发的38趟前往上海的列车中,已无任何余票。
窗口:几分钟无票
春运期间火车票难买,人们早已有心理准备。然而,“十一”出行依然如此困难,却不在料想之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人为了能买到火车票,在第一时间去购票网点排队,但多数是卖票开始没有几分钟,里面工作人员要么说无票了,要么说只有站票。这让不少人心生疑窦,票都到哪里去了?
一位杨先生对记者说,预售30日开往南通火车票的第一天,他一大早就到北京定慧寺附近的网点排队等候,结果刚开始售票,工作人员就称“没有票了”。对于预售车票几分钟就全部售罄,他表示很困惑。其实,“十一”前夕,和杨先生有相似经历的人普遍存在。
与此同时,记者在走访北京站售票窗口时,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排在前五位的旅客,仅有两人买到了当日开往河北境内的列车车票,其他均未买到。对此,窗口的售票员解释称:“窗口真的没有票,早就订光了。”
据了解,今年火车票购票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6月1日起,全国所有动车组列车将实行购票实名制;6月25日起,北京地区火车票电话订票业务正式开通;10月之前,全国动车组列车将分步实行互联网售票。
预订:成功率低
那么电话和网上订票情况怎样呢?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目前,除了几个动车试点,暂时没有网络订票系统。所有网站订票差不多都是代购,而且购买风险大,成功率极低。
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网站只能进行余票查询。但是,往往在查询动车车票信息时,网上显示无法查询车票信息。而电话中获知的信息是部分列车车票已经售罄。
电话订票也并非一蹴而就。记者在拨打订票电话时,重拨了五六次才能拨通。在订票电话拨通后,系统中有两种订票方式,根据车次或发到站。但是也并非拨打电话就能买到车票,能不能订到票,还要看出行路线的紧俏程度。记者询问的北京开往上海、武汉、南昌、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多条线路,得到了和售票点同样的答复。
黄牛:啥票都有
正常的渠道买不到票,一些旅客就不得不买票贩子的高价票了。一位湖南常德籍旅客告诉记者,火车票购买的难度超出了他的预期,因此去火车站想碰碰运气。他到退票窗口查看退票情况时,被票贩子看到,询问是否需要车票,“要座有座,要卧铺有卧铺,但是每张要加550块钱。”经过讨价还价,这位旅客为了能过节回家,只好忍痛花高价买下。
票贩子缘何有票?一些专家认为,“内鬼”是票贩子屡打不绝的重要原因。由于车站工作人员收入与业绩不挂钩,工作人员没有工作积极性,内外勾结赚取暴利,成为票贩子的生存根源。据了解,其实铁路系统有严格的“禁止倒票”的规定。铁道部去年春运出台了“七不准”,规定一旦发现内部工作人员有倒票行为就予以开除。但是,铁路内外勾结倒卖火车票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旅客:出京好难
很多旅客不禁发问,“十一”黄金周是市民出行的高潮,铁路、公安等部门为什么不能以像春运那样的力度狠狠打击票贩子?
针对“一票难求”难解的局面,业内人士介绍说,集中的客流叠加,给铁路、公路、航空客运带来的压力通常是单向的。拿北京来说,作为人口输入地,每到节日,出京不易,公路堵车,火车票、飞机票一票难求。很多在北京工作的市民都感叹,节假日出京好难。而进京旅游的车票,却并不难买,甚至经常出现满车去、空车回的现象。如果仅靠铁路单纯增加运力,显然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铁路客运亟待提升软性服务,加强对于现有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落实好相关实名制购票、检票的程序。加之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提高一体化建设程度等一揽子措施的通力配合,“一票难求”局面才能真正解决。(记者 赵剑影)
铲除“ 内鬼 ”有多难 ?
逢年过节,火车票“一票难求”,纵然有运力不足等原因,然而人们质疑更多的是,为何黄牛有票?对于这个问题,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内鬼”在捣乱。
事实上,百姓并非不能理解运力有限,有意见的是购票缺乏公开、平等、透明的环境。铁路系统有严格的“禁止倒票”的规定。但是事实表明,它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挡不住“内鬼”与黄牛为谋取暴利的相互勾结。其中,“内鬼”又是关键。“内鬼”作乱,既暴露出了铁路系统规章制度有漏洞,又表明其监管不严、措施不力的问题。铲除“内鬼”有多难?按照现有的技术和人力、财力条件,应该不是什么太难的事。那么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有没有决心、是不是真抓、能不能长期抓下去。——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