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文化 > 正文

郑和下西洋带一船老婆婆 做针线活教当地人接生
2011-10-17 13:03:15   来源:   评论:0 点击:

  郑和下西洋载了一船老婆婆?   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   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做的是针线工作,专门...

  郑和下西洋载了一船老婆婆?

  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

  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做的是针线工作,专门为官兵们补衣服。当时他们穿的是布袜、布鞋,一双鞋穿不到一个月,要是没有妇女为他们制作和缝补,那么出海之时,即使准备二十万对鞋袜,也不够长期穿用。特别是布鞋的硬底,做起来最费时日。带着这班老婆婆,也不会因男女之事出事。否则,几万官兵的衣衫鞋袜以及被服等,就要装满几只船。

  最奇怪的,船上还带了两名稳婆,即近代所谓的接生婆。原来,郑和每到一处,总要设帐施诊给药,还教导当地土人如何接生,因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妇女,生出来的孩子,要割脐带的话,总是用锐利的碎石,而碎石上常常带有污浊的物质,往往引起破伤风症,容易致人死亡。

  郑和还请了几个农夫。因为从前老一辈耕田的人,观察气候的变幻,都能够预测到何时刮风,何时下雨,十有八九是准确而应验的。郑和对于农夫的观察气象也尊敬得很,因为沿海常有飓风,只要被农夫们观察到预兆,他就先期准备将船只驶到避风港之中。来源:《被误读的远行》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郑和 下西洋 老婆婆 针线活 当地人

上一篇:彭德怀几次想不再担任军职 或因会理会议阴影
下一篇: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