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贸易商的“油”情与“期”待 2011-11-25 11:01:48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在我国燃料油主要消费地华南、华东和山东等沿海地区,有不少专注于燃料油进口和中间贸易的企业,他们借助港口优势,从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地进口燃料油,...

  在我国燃料油主要消费地华南、华东和山东等沿海地区,有不少专注于燃料油进口和中间贸易的企业,他们借助港口优势,从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地进口燃料油,然后将其销给周边的电厂、地方炼厂等终端用户。国内没有燃料油期货之前,这样的营生时常会因为内外价格倒挂等风险而出现无利甚至亏本,虽然一些进口商通过新加坡纸货市场保值,但也只是起到了锁定亏损的作用,无法促进盈利。

  2004年上海燃料油期货的上市,为这些贸易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燃料油价格风险的工具,不少贸易商也因此敢于扩大经营,壮大业务规模。然而,近两年随着燃料油政策环境和消费结构的改变,行业规模不断萎缩,燃料油期货市场也因交易量大幅缩减,流动性不足,鲜有企业参与,燃料油贸易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弱势美元的阴谋?塑料震荡下行 下一篇:美原油维持高位 LLDPE向下寻求支撑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