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留意国际宏观面形势变化
自11月中旬,沪胶围绕25000元/吨价位窄幅振荡,方向不明朗,周四在宏观环境刺激下冲高回落。基于基本面的各种不利因素,沪胶反弹只是昙花一现,将继续维持偏弱走势。
12月1日,全球六大央行联合采取行动,以缓解目前金融市场紧张形势,市场高风险资产强势上涨。国内央行近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双重政策刺激下,国内商品集体高开。沪胶主力1205合约以接近涨停26475元/吨价格开盘,随后回落,没能维持强劲上涨行情。
供应压力持续增加
目前,东南亚天胶主产区泰国南部仍有少量雨水,尚未对产区供应产生影响,原料供应持续增加,海外报价3300美元/吨,较11月初下跌逾15%。12月份是产胶旺季,需求不旺,将无法避免量增价跌。
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增长迅猛,总数接近22万吨,天胶为19.2万吨,比11月初增加6.4万吨。前期,贸易商从国外订购大批远月船货,计划在传统年末旺季出售,受欧债危机影响,国内轮胎厂开工不足,橡胶需求萎缩,一些贸易商因库容已满,致使到港货物无法入库。随着保税区总库存连续几个月大幅增加,天胶供应压力将持续显现。
中间贸易商处境艰难
今年橡胶价格大幅波动,原本与橡胶中间贸易商订立长期合约的轮胎企业,面对极大的原料成本亏损,宁愿违约也不愿接货。轮胎行业普遍遵循先产后销,业内公司只能根据企业自身对市场的判断,制定生产计划,使企业在天胶价格上涨时,无法有效转嫁成本压力,天胶价格下跌时,不敢大量增加库存。今年下半年,随着车市增速明显回落,轮胎企业在内销订单下滑同时,对未来消费偏向悲观。一些规模小、实力偏弱的企业,面对前期高价预定的橡胶现货,宁愿放弃定金也不愿履约。目前,橡胶贸易商货物大量囤积,处境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