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健康| 教  育|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d|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央企增持中小公司减持 产业资本鏖战2400点 2011-09-30 18:02:56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期,A股市场低迷不振,不少公司大股东增持频现。回溯2008年底,上证综指在1600-2000点之间徘徊时,也曾出现一波大股东增持潮。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市场低位的时候,只有单向的增持潮,但在今年相对低位...

  近期,A股市场低迷不振,不少公司大股东增持频现。回溯2008年底,上证综指在1600-2000点之间徘徊时,也曾出现一波大股东增持潮。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市场低位的时候,只有单向的增持潮,但在今年相对低位的时候,增持潮与减持潮同时出现:央企大幅增持,中小公司大幅减持。

  分析人士指出,大股东出手增持潮说明产业资本对自己公司目前股价投资价值的认可,同时也不排除有政策在引导市场;而股指低位出现的减持潮,主要还是中小板、创业板市值普遍被高估,制度性红利致使不少高管仍乐意减持套现。

  央企大股东大手笔增持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2011年8月1日-9月29日,共有87家上市公司获大股东增持,增持金额总计42.4亿元。而在2008年10日1日-12月31日,共有170家上市公司获大股东增持,增持金额总计24.3亿元。从趋势来看,虽然今年的增持公司的数量不及2008年,但增持金额接近翻一番。

  今年增持有一大特点: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大股东增持案例越来越多。记者查询2008年10月-12月大股东增持明细发现,仅有鞍钢股份(000898)、五矿发展(600058)等少数几家央企获得大股东增持,但今年8月以来,长江电力(600900)、宝钢股份(600019)、中国建筑(601668)、中煤能源(601898)、国投电力(600886)、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中国中冶(601618)等央企大股东频频出手。

  其中,近日宝钢股份大股东宝钢集团单次增持颇为引人关注。9月27日,宝钢股份大股东宝钢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买入方式增持公司股份2000万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11%。交易均价为5.09元/股,据此计算,宝钢集团此次增持耗资约1亿元。实际上,自今年年初以来,宝钢股份的高管先后16次增持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多在6元左右。

  而长江电力大股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成为今年最“慷慨”增持的央企,从5月至今5次增持,累计增持3.2亿股,增持价格在7元/股左右,资金规模共计达到20亿元。

  截至29日收盘,宝钢股份股价为5.08元,长江电力股价为6.27元,两家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均被套。但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大股东增持说明产业资本认为自己公司被严重低估,抄底正是时候,而且也可以增强市场的投资信心,同时也不排除政策性“护盘”行为。目前被套并无大碍,从未来趋势看还会逐渐走强。

  从股价走势上来看,长江电力和宝钢股份在获得大股东增持以来,虽有震荡但总体是企稳回升态势。

  中小公司频遭股东减持

  除了央企的大手笔增持,今年市场上还出现了2008年低位时没有的现象:中小公司的减持潮。统计显示,逢低仍减持,在创业板表现尤为突出。

  “这说明市场上高估与低估并存,产业资本出现了分化。大公司特别是央企,明显被低估,而中小公司多数都被高估,所以出现了一边是大公司股东出手增持,一边是中小公司持股高管减持套现。”李大霄分析说。

  2011年8月1日-9月29日,共有41家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而仅有9家创业板公司获股东增持。2010年8月才上市的乾照光电(300102)股东叶孙义在9月13日、9月23日共减持600万股,交易均价分别为26元、30元,合计套现1.64亿元。减持前叶孙义持有乾照光电股份(600184)总共才667万股,此次减持就是准备套现走人。与此对应的是,其股价在9月23日至今已连续下跌一周。

  创业板的公司估值高是普遍现象,只要在创业板IPO,公司高管的身价就直线上升。“价高是创业板公司的特点,就算是在市场低位减持,也比没上市的时候市值高出很多。因此,制度性红利是高管减持的强劲动力。”李大霄说。

  有观点认为,创业板公司在市场低位出现减持潮,是重要股东不看好公司发展前景。李大霄指出,不看好发展前景而开溜是个别现象,但大部分高管减持主要还是高估值驱动。

声明:同城315投诉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央企增 中小 公司 减持 产业资本

上一篇:流动性困局或为A股“死穴” 下一篇:美司法部协助SEC调查中国在美上市公司财务问题

分享到: 收藏
友情链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