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律所版图变局: 国浩成创业板新“一哥”
2011-10-31 12:42:0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徐亦姗 本报记者 徐亦姗 北京报道 尽管在整个IPO上市费用中占比最小,但创业板市场正成为律师事务所业务转型的盛宴。 据初步统计,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在成功进行IPO的633家公司身上,114家律师事务所...

   

    徐亦姗

    本报记者 徐亦姗 北京报道

    尽管在整个IPO上市费用中占比最小,但创业板市场正成为律师事务所业务转型的盛宴。

    据初步统计,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在成功进行IPO的633家公司身上,114家律师事务所合计获得8.5亿元法律服务收入,折合每家平均获得745.61万元的收入。

    不仅如此,创业板开板以来,潮水般蜂拥而至的项目更直接改写了律师事务所业务版图。实际上,不同于主板公司,发行人律师在创业板与中小板项目上定价能力更强,费率更高,由此创业板IPO项目实际上带给律师事务所巨大的盈利来源。

    由于善于抢夺中小企业IPO业务,国浩律师事务所更因此在2010年一举超越以做大项目为主导的金杜律师事务所,在IPO法律业务收入排名中位居第一。

    IPO版图变局

    实际上,中国的证券发行法律业务市场一直保持较高的集中度。2010年的数据显示,当年全国有82家律师事务所从IPO市场中获利。但随着创业板的开启,居于主导地位的老牌地方律所的地位开始动摇。

    在117宗创业板IPO项目中,有42家落入北京之外的律所;而28宗主板IPO项目中,仅有3单外流,这显示北京律所虽然还控制着绝大多数的主板IPO地盘,但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垄断地位明显下降。

    不仅如此,创业板项目也间接促使了律师事务所业务版图发生改变。从2010年开始,国浩律师事务所凭借中小、创业板项目反超了之前排名第一的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坐上了头把交椅。

    而到了2011年上半年,依赖主板项目的金杜律师事务所IPO业务排名则直接退到了第4位。

    2010年以前,金杜的IPO业务排名一直在国浩之前,而从2009年以来的中小企业上市大潮给国浩带来了反超的机会。

    “国浩主要聚焦于中小企业的IPO业务,这让它的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北京某律所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国浩律师事务所在上半年完成的18个项目中,有12个创业板项目,4个中小板项目。去年国浩参与的41单IPO项目中,仅有1家是主板公司。

    相比之下,金杜更为偏重主板项目。去年金杜完成27宗IPO业务中,有5家是主板公司,占到18.5%。不过,今年以来,金杜的定位似乎出现变化。今年上半年金杜总计完成8个项目,其中有3个创业板项目,4个中小板项目,主板项目只有一个。

    排名在国浩之后的几家律所分别是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和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在今年上半年完成15个IPO项目,其中包括9个创业板项目,5个中小板项目和一个主板项目。锦天城上半年完成了12个项目,包括3个创业板项目、5个中小板项目。

    0.14%的费率

    不过,与保荐机构的高收费相比,律所的处境则有较大不同。根据清科集团的统计,律师费用在IPO总的发行费用中仅占比2.4%,低于信息披露及其他费用占比的12.2%以及审计费用占比的4.4% 。

    然而,在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费用列表中,律师费用则以14.1%的占比,仅次于券商承销费用占比的66.1%屈居第二位,远高于信息披露及其他费用占比为10.2%业绩审计费用占比的9.6%。

    “从上述对比可见,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对于会计师事务所与律师事务所在IPO中提供的服务估值存在显著差异。”清科集团分析师张兰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总体律师业务收费占比不高,但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的收费情况还有不小的差距。

    “发行人律师在创业板和中小板项目上的定价能力更强,费率会更高。大项目未必能带来大收益,发行人律师在大型企业的IPO中反而容易失语。”有业内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创业板项目的平均费率大概是0.14%左右,中小板公司也有0.12%左右,而主板公司的费率仅为0.04%。

    从具体项目来看,同样是33亿元左右的融资,北京中银在昊华能源IPO项目中获益335万元,而金杜在重庆水务项目上的收益仅为40万元。

    记者从投行人士处了解到,造成律师费用较低的原因在于,在整个辅导上市过程中,律师事务所主要承担编写重要合同、章程以及对上市文件进行审查,起草律师报告等方面业务,而并非像海外律师事务所那样,主要承担招股说明书的撰写工作。

    “国内投行不仅要负责承销还要负责招股书的起草,说白了就是如何把公司当做商品一样推销出去,如何把一个公司最大的亮点展现在投资者面前。”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监管方面要求保荐人投行方面担负起尽职调查工作,这实际对投行人员业务能力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会计方面的能力还要具备法律方面知识。而投行在整个上市中起到的全方面服务也解释保荐费用占上市费用较大的原因。”该人士表示。

    记者翻阅第一批上市的28家企业资料发现,其支付的律师费用从60万到240万不等。其中,10家公司律师费用低于100万元,6家公司为100万元,除了最高的华谊兄弟240万和机器人190万之外,其余10家公司的律师费则在100万至150元之间(含150万)。

    “实际上,律师事务所在近两年来的IPO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行人律师指导着IPO上市事务的整个推进过程,包括对前期法律事项的判断,上市计划的制订,尽职调查、重组、改制、申报文件、出具法律意见书和反馈意见等。”一位IPO业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

    而律师费用占比较小除了工作量之外,也与其分期收费方式有关。记者了解到,律师事务所在辅导上市过程中基本上采用分期收费的方式,而公司上市时公告的律师费用通常为当期应付费用,并非项目全过程(包括改制、辅导、申报、发行上市等阶段)的所有律师费用。

    “尽管创业板的开启提供了新的盈利渠道,但律师业务的收入规模仍受到限制,在美国,一般IPO上市的律师收费大约在60万-70万美元以上。”前述律师事务所人士透露。

    此外,由于国内投行在IPO企业辅导上市方面的特殊地位,投行的亲力亲为往往使律师丧失了应有的责任。

    “在企业上市过程中,券商负责的招股说明书中某些章节,还有很多券商的反馈意见实际是由律师起草的,但最终都要由投行券商统一撰写确认,所以律师在讨论和出具这些意见时,由于并不担负最终签字责任,责任性就会相对弱一点。”有律师界人士直言。

    “而相对比国外的从业规则中,这是归类到券商律师业务中的,也是要求律师签署的,所以希望在日后业务细则的进一步完善中,能将这一部分券商法律业务也归纳到监管体系中。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会计师事务所的新硝烟:IPO审计战场风云
下一篇: 南方传媒梳理光华控股“壳”资源 广东广电网络整合聚焦“第三步”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