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娓婷
吴娓婷
中山市东升镇益隆村十年未解的土地难题,终于在最近导致冲突事件。
11月12日7时许,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益隆村部分村民持棍棒、石块等袭击小榄镇金蕊工业园。
11月13日,中山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中山”发布信息证实了这一消息,称今年8月份以来围攻、封堵小榄金蕊工业园的起因是小榄、东升两镇之间实施多年的土地租约等历史遗留问题。
租还是卖?
事件起因于东升镇益隆村340亩提留地。
自2005年到今年3月在任益隆村书记周先生表示,该片提留地于2007年出租,租期25年,年租金为1万元/亩,三年一递增。
几个月前,村民发现该出租土地上有动工迹象,于是向施工方讨说法。多名村民对本报回忆,有工厂负责人告知:土地是真金白银向小榄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购买的。“租用”变成“购买”,村民一下紧张起来。
10月11日这天,几十名村民到东升镇政府上访,但没有得到回复。从那时开始,有村民到工厂门口阻拦开工,甚至在村委门口生火煮食。这种抗议方式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我们只想要一个说法,提留地到底是租还是卖。如果是卖,应该支付益隆村合理的价钱。”一名冯姓村民解释村民阻拦开工的原因。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山经济腾飞,村镇土地上开始兴办起工厂。村民依靠地租富裕起来的例子多不胜数。不过,益隆村给人的却不是这样的富裕印象,村内大量砖木结构老屋,青瓦盖顶,外墙能看见明显的裂痕。体面的小洋房在这里并不多见。
有年老的村民给本报记者算了笔账。三代同堂的一家六口,儿子儿媳打工,两人月收入一般不足3000元。老人没有土地可耕种,孩子读幼儿园的费用在600元/月左右。
益隆村的土地去哪里了?这要追溯344亩提留地背后近1900亩土地的故事。2001年,当时在任的益隆村书记以2.2万元/亩低价出卖土地约1900亩,用以建设小榄工业区。
根据《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2002-2020)》,2002年小榄镇工业用地平均价格在30万元/亩左右,而东升镇则为13.3万元/亩。与之相比,2.2万元/亩的价格明显偏低。
上述规划同时指出,“土地价格的上升已经开始导致一些较大的企业迁至周边镇谋求发展”。后来,随着东升镇的发展,其工业也成为产业主导。2004年,东升镇三产比例为11:66:23;到2007年,该比例为7.47:71.2:21.33。时至今日,靠近小榄工业区地块,估价约为80万/亩。因此村民对剩余的344亩土地格外珍视。
“洼地”益隆
从益隆村村口出发走不远,就来到小榄工业园北区。这里有多排整齐高大的厂房,主营五金喷涂、电线生产等。再往外走,益隆村与太平村之间以宽阔马路相隔,道路两旁都是小榄工业区范围,坐落着电子、电线、硅橡胶(26010,125.00,0.48%)、五金、合成材料等大型工厂。小榄镇知名品牌康妮雅服饰、华帝燃具、朗能电器等均在小榄工业园安家。
益隆村已被工业区包围,却难以分享经济成果。
事实上,益隆村地理环境优越。益隆处于东升镇与全国知名经济强镇小榄镇的交界段,村头村尾均通105国道,连接中山江门的中江高速在村的不远处上空飞架而过。
近年,东升镇发展迅速。紧挨着益隆村的兆隆村,村民年分红达七八万元,个别村民甚至达到20万元。
益隆村村民称,近1900亩土地从前都是他们的鱼塘和稻田,再加上周边太平村、永丰村等村的土地,共计1.2万多亩地被出售建设工业区。
据了解,在前任书记以2.2万元/亩卖给东升镇建设发展总公司之后,后者再卖给小榄镇建工业园的交易价格就上涨到了4.1万元/亩,其中包括3.8万元/亩土地价格,2000元/亩青苗费和1000元/亩“遇涌过涌”(即建设桥梁)费用。
从中山市政府公开信息查询中心公布的《中山市东升镇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可见,东升镇建设发展总公司参与该镇安居工程的建设,用地面积达9.3338万平方米,是该规划中所示房地产开发建设计划中面积最大的项目。
土地为何卖得这么便宜?2004年6月15日,镇书记欧万洪对上访村民解释,东升镇负债13亿元,每天需支付债权人8万元,因没有现金要每月割让土地50亩归还。关于该巨额债务问题,东升镇政府今年的经济调研资料亦有提及,称因“历史原因”东升负债,2004年以来镇政府通过积极收回债权和物业进行化解。
2004年7月27日,益隆村村民因上访无门冲击工业区。其后市政府对此事的调解结果为:每100亩土地返回18.2亩作为提留地,近2000亩地算下来有344亩提留地由益隆村以2.1万元/亩的价格买回。益隆村用一部分卖地补偿费用购回提留地后,剩余款项分给村民个人。以第七生产队为例,购回提留地后剩余100万左右,最终一次性发给800名村民每人7000元。而344亩提留地出租后,村民年终每人分到大约700多块钱的地租收入。
益隆村第七生产队前任村主任梁塘芬向本报展示有关部门给予的提留地证明。该中府国用(2010)第090006号文件显示,面积为229988平方米(共344.982亩)土地,使用人为“中山市东升镇益隆村民委员会等九单位”。
土地瓶颈顽疾
其实,早在2004年,相关政府文件就要求撤销2000亩土地涉及的小榄工业区。
2004年第13期《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收有该年4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一则通知。通知说明,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国家发改委、国土部、建设部、商务部等四部委《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发改委【2003】2343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的紧急通知》(粤办明电【2004】92号)等文件要求,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增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97个开发园区。“对撤销的开发园区,各地要取消开发区名称,撤销管理机构,收回开发区各项管理权限”。
小榄工业区位于撤销清单之上。清单显示,小榄工业园规划面积848公顷(12720亩),批准时间为2001年,而撤销面积也是848公顷。
省政府公报指出:“对依法收回的土地,能够复垦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复垦后无偿交还农民耕种;能够回复其他农业用途的,要尽快回复,严禁撂荒闲置。”
一同被要求撤销的还有东升镇的市级工业园区:东锐工业区和同茂工业园,前者1999年获批,面积66.7公顷;后者2001年获批,面积251.6公顷。
但这几个工业园区不仅没有被撤,东锐和同茂两家工业园还成为东升镇2006-2010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在上文提及的《中山市东升镇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中,其“近期重点建设”一栏中仍多次提及东锐和同茂两家工业园,指出要“拓展同茂工业区、整合东锐工业区”。文件如此表述:“整合东锐工业园区,东锐工业区整体向南发展,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约206公顷”;“拓展同茂工业园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约134公顷”。
地方政府阳奉阴违背后的原因是广东土地资源的瓶颈。广东省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87%,却承载着全国1/8的经济总量。而一些地区在快速发展的利益驱动下,依然通过传统的外延型、粗放式模式发展经济,导致土地矛盾尖锐。
据2009年预测数据,未来15年广东省每年约需40万亩建设用地。而根据国务院通过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国家下达给广东省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平均每年仅为29万亩。也就是说,广东每年缺口约11万亩。
此外,广东省人均耕地只有0.45亩,已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
广东省以与各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的方式频频出手土地问题,却难遏土地开发的冲动。
据统计,益隆村第七生产队800余人口,如今共拥有土地不足2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