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荒悄悄地走了,正如它悄悄地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
![]() |
![]() |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
油荒悄悄地走了,正如它悄悄地来。
这一切似乎预示着困扰国人的油荒已经悄然离去。但留给中国工农业的烂摊子却无人理会。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各行业的物流环节。
经常来往于茂名和广州的茂名鸿星车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车队黎队长在接受《南方农村报》采访时称,油荒发生后,中途无法加油,只能从茂名加满油直达目的地。由于油量限制,装载量可达5吨的货车现在每次只能运500斤,物流成本成倍地往上翻。很多车队干脆放了假。
物流环节被扼住之后,上下游环节也开始备受煎熬。寿光市桑家庄村村民桑训昌说,近期许多菜贩子都不到田头收菜,农民手里积压的菜太多,都拼命低价抛售,导致了蔬菜价格不正常下跌,让农民叫苦不迭。相反,上游环节则必须承担更多的由物流环节转嫁过来的成本。
更让人添堵的是,“油荒”并非真的无油可加,而是主观断油。中宇资讯分析师齐绪名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油荒”属于主观的“断油”现象。两大油企“断油”目的很显然,一是制造新一轮的“油荒”,向发改委说“不”,向全国人民“逼宫”请愿,最终恢复曾经的高油价;二是联手扼杀民营油企,然后直接插手用油企业,最终彻底取代民营油企,进一步强化自己在成品油行业的垄断地位。
齐绪名表示,油荒的悄然离去,也并非是炼油成本出现下滑,而是国内主营企业为挽回前期受民众谴责的“颜面”,主动加大了对柴油的生产和销售力度,并且加大进口量来确保地方柴油资源的补充。主营炼厂也改变了“油荒”季节停售和惜售的问题。
这次油荒虽然即将过去,但油荒的形成因素并未转变。要想真正杜绝油荒,就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油荒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能源价格扭曲及相关产业机制畸形发展。”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实行“22天+4%”调价机制。调价窗口跨度过长,原油变化幅度过大,容易造成国内成品油销售价格无法准确反映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调价机制滞后,使得国际价格变化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全部转嫁到企业头上,从而造成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囤油不出等问题。另一方面,处于垄断地位的炼油企业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因此,炼油厂往往可以通过“灵活”处理来提高批发价格,转嫁经营风险。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批零之间矛盾。
宋亮认为,要想彻底解决油荒就要对这两方面进行改革。逐步放开市场,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零售环节,鼓励民营进入包括资源开发、石油进口、成品油加工等环节;加快围绕市场化开展的定价机制改革。长期来看,中国要加快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实现围绕市场供求的合理定价机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市场各机构热捧上海地方债 _
下一篇:电力体制改革才是解决电荒根本之道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