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企业成本压力有望缓解,迎来一波发展良机
暴涨之后一路下探,对于眼下中药材市场的行情,行家直呼“看不懂”,中成药企业却觉得“很轻松”。
“9月本是传统旺季,生意却并不景气,本想进入四季度后会有所好转,至今依然毫无回暖迹象。”对在安国中药材市场经营药材店铺的张先生来说,如此黯淡的秋冬行情,让他和同行们相当郁闷。
10月19日,记者从中药材天地网获悉,截至10月上旬,中药材价格指数已经从今年的高点2905点一路跌到了2190点上下,跌幅超过25%。其中,有近八成中药材的价格出现下滑。
中成药企业终于盼来了“减负”时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药材价格正在回归理性,且四季度仍有下跌空间。这意味着中成药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望缓解,从而迎来一波良性发展阶段。
前期炒作后期“滞胀”
自三季度以来,中药材价格便持续走低。“连前期价格最为坚挺的人参,10月份也出现了12元/公斤左右的下滑。”天地网副总经理贾海彬向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现在的“跌价”与前期的“暴涨”不无关系。
自去年开始,中药材价格接连出现了四轮上涨潮。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统计显示,2010年超过85%的中药材品种价格出现普涨。贾海彬分析称,上一轮涨价之后,很多生产企业为了避免风险,都参与了批量采购,在推高市场价格的同时,也造成了如今“滞胀”的局面。
另外,受上轮涨价潮诱惑,中药材种植农户们也纷纷加大了种植量,从而导致进入收获期后,市场供大于求,也促使价格普遍下跌。
“中药材价格近期明显下降,与前期的炒作有直接关系。”吉林一家生产中成药的董事长助理也指出,现在炒作的水分被挤干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