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昨日(11月21日),第22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四川成都开幕,针对持续升温的贸易摩擦,两国在这恐怕是年内的最后一次的高层政策协调机会上,再次面对面博弈。
而在台下,一个中国光伏企业“自卫反击”的战略联盟正在形成。昨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该产业联盟正组织相关法务律师起草针对美向我国出口的多晶硅等相关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近期将递交(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第一步“双反”调查申请主要针对多晶硅,以后会延伸到与光伏产业相关的设备、配套部件及原辅材等产品。
据统计,过去10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690余件,涉及金额400亿美元左右,美国的案件就有100个左右。
正起草调查申请
“我们与相关光伏企业和工商联 行业研究员萧函则认为,商务部暂时不会接受国内企业提交的‘双反’调查。据其分析,如果商务部接受“双反”调查,意味着中美在光伏领域的贸易战将会全面爆发,最终将导致双输局面。此外,中美领导人在APEC会议中已就反对贸易保护达成共识,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美国商务部也已表示暂缓立案中国光伏“双反”调查。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业的 “双反”调查可能不了了之。
“此时中国商务部(若)对美国多晶硅产业实施‘双反’调查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它必将破坏当前中美正在达成的共识。反而会激怒美国,导致美国商务部批准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最终导致中美陷入贸易战的恶性循环。这样的结局对于国内的光伏产业来说是最坏的结局。”萧函补充道。
每经记者胡健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