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张平:“地王”沦陷烂摊子究竟谁来买单?
2011-11-23 12:18:17   来源:   评论:0 点击:

曾经豪气吞下“地王”的开发商发现,“地王”已成烫手山芋。2009年、2010年诞生的“地王”,无论单价、总价还是项目总数,都曾创下了中国楼市之最。而最近,“地王”们却大幅降价,新城地产、上海证大、中建地...

    曾经豪气吞下“地王”的开发商发现,“地王”已成烫手山芋。2009年、2010年诞生的“地王”,无论单价、总价还是项目总数,都曾创下了中国楼市之最。而最近,“地王”们却大幅降价,新城地产、上海证大、中建地产、华侨城……多家响当当的地产大鳄,正在经历痛苦折磨。(11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上海曾拍出的8块“地王”,截至目前,只有3块地上市在售,而且,曾经轰动上海的“迪士尼地王”项目甚至刚起步建设,面对现在的楼市调控,估计即使竣工,也要亏本出售。我当时听到土地疯狂拿地的消息后心想:“动辄一两万元一平方米的”地皮价“,预示着未来房价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飞跃,这可能吗?在这样贵的地皮上造出的房子,它的市场空间究竟在哪里?”在上市的土地中,如今新江湾C6地块和位于唐镇以及青浦赵巷的两个“地王”项目销售额还不到当年土地出让金的15%。看来开发商正在品尝2009年不顾一切,勇当“地王”的苦果。

    如果说2007年股指在5000点以上,让无数套在高位机构投资者悔恨终生,永世不得翻身,那么2009年是“地王”不顾风险,拼命高价拿地的恶梦开始,当年的全国土地出让金占据全年GDP的 4.4%。如今“地王”们冷静下来之后,就会反思,为何当初我们还要顶着高投资的巨大风险,不惜血本出手争夺“地王”这一桂冠呢?当年高价拿地越多的企业,现在越有可能面临的是生存危机。“冲动是魔鬼”这句话在这些房地产“地王”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时间进入了2010年后,开发商们挟巨资创造“地王”的勇气仍然不减,显然在他们看来,多年来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已经使他们牢固树立了楼市泡沫只升不破的信念,而他们利用房地产市场这个“龙头行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让地方政府、银行只能在行政、税收、信贷方面给他们更多的优惠和支持。开发商普遍认为地方政府、银行与他们是利益的共同体,他们既然绑架了市场,那高价拿地当了地王就无需注意投资风险,即使出了问题,地方政府也会给他们解围,因为开发商若倒了,地方政府和银行也不好过。因此,历来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充其量只是以往几次的翻版,地王们仍将“笑到最后”。

    现在看来,“地王们”打错了如意算盘,因为出于对经济、金融、社会的稳定方面的考虑,中央是宁可把经济增速放缓一下,也不惜把房地产泡沫给捅破的。为此,一方面中央考虑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骤减,财政资金缺口较大,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券,以弥补短期财政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在抓紧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摆脱地方财政对房地产经济的过度依赖。最后若今年重庆、上海两城市在房产税试点成功之后,将向全国铺开,如此通过房产税的征收,长期来看也能起到对地方财政进行补贴的作用。

    但是,当“地王”开始从辉煌走向沦陷的时候,一个严竣的问题就出现了,当年“地王”们所构造的烂摊子,将由谁来买单?是听任这些开发商自食苦果,走向破产毁灭之路吗?如果民营房地产“地王”倒了,将会威胁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因为开发商们已经发狠话“房价跌去50%,我就走人”。要是具有国企背景的“地王”们倒了,难道还要由政府财政为其投资失误买单?要知道,当年“地王”是由真金白银堆筑起来的,真正得利的是将这些土地推上拍卖台的地方政府。如果“地王”们现在干脆把土地都还给地方政府,那么,地方政府今天将为“地王”的沦陷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显然这将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我们在欣慰昔日辉煌的“地王”如今纷纷落入降价赔钱的尴尬境地之时,地方政府也应该深刻反思,正是因为当年地方政府将“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片面理解成了“经济效益最大化”,常通过故意减少投向市场土地的数量(人为造成土地资源稀缺),以及一次性招拍挂的形式,招揽企业主高价拿地。因此,或许可以偿试改变这种单一的土地出让形式,不再用价格高低来衡量投标者的优劣,而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如投标者的公司前景如何、未来房地产开发能否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是否能够配合政府在建造商品房的同时,也附带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房。

    “地王”时代的终结,不过是为曾经高烧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春梦划上了休止符。当这个泡沫之梦醒来之时,所有参与造梦的利益主体,都将为其付出相应的代价。在付出代价之时,各利益主体也应该为此而深刻反思。基本确定, 当一个个“地王”倒下之时,地方政府和银行也将陷入困境!如果要细究最后谁来为“地王”们买单时,那么只有“中国老百姓”!(全文完)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13独栋别墅户主 重庆地税局喊你们申报纳税
下一篇: “一女嫁二夫”的荒谬该由谁来埋单?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