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和 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占据2/3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两家公司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实行价格歧视。
如果该项垄断事实成立,则两家企业将遭受巨额罚款。如果此举能够促进市场形成有效竞争机制,则未来5到10年中国将迎来上网价格下跌27%到30%的崭新局面。
反垄断背后的宽带质量隐忧
2011年伊始,三家运营商就已经拉开光线光缆市场战役。
在光纤大战的背后,偷工减料则成为光纤常态。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各个运行商采取集中采购网络建设材料。由此带来,光纤、光电缆产品的价格一路下滑,而为了谋取生存利益,光纤设备生产企业只能采用偷工减料的方式获得微薄的利润。
光纤大战的另外一个恶果就是导致光纤光缆市场的供不应求状况。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大部分光纤光缆设备生产厂商开始加班加点,甚至通过增加生产线、扩大厂区等方式增加产量。与其截然相反的是,厂商的竭尽全能却换来的是较低的市场回报率。而光纤、光缆企业盈利能力严重不足,将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乃至整个行业的恶性发展,利润率低会直接导致企业在生长过程中的偷工减料。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武汉邮电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毛谦认为,造成光纤光缆生产企业处境堪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运营商的招标模式存在问题。
共享共建基础网络是中国宽带暖冬的基础
不管是当前广播电视网的双向改造还是电信宽带网的技术升级,都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做到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首先,我国广播电视网面临着数字化转换、双向互动改造、区域整合等三大问题,推进广播电视网建设是当前的难点。其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电信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光纤传输是所有网络的基础,不仅没有速度损耗,而且网速比铜缆宽带提升数十倍。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光纤到户工程”、“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等都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加快建设电信宽带网络已经刻不容缓。再次,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是关键点。
总之,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网络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应用数字技术、光纤技术和IP技术。
中国宽带暖冬应该以缩小城乡差距为导向
2011年中国“两会”的热点即是缩小城乡差距,但是在中国农村宽带建设上,仅仅依靠市场行为很难实现较大进步。对此,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凯老师表示,我国需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光纤宽带的建设。
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政府制定宏观规划,各个部门全力配合。另一方面则需要各个运营商密切配合,以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为原则,大力推动各种方式的宽带网络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光纤宽带网应向农村地区延伸,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推动光纤到行政村,在基础设施上缩小城乡差距。
另外,网络建设部门要综合考虑能源、地理、网络基础等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宽带网络结构,并要积极普及宽带应用,促进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医疗、交通、行政村管理、农民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切实用宽带网服务“三农”,通过开放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从而缩小城市和农村的数字鸿沟。
只有在国家战略部署以及政府各个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中国宽带或将迎来其发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