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魏小安:文化旅游将成为文化产业重点 _
2011-11-29 22:13:06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日,在中国旅游发展前沿峰会暨巅峰智业集团成立10周年庆典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魏小安提出了未来文旅一体化的趋势,强调在政府主导的文化热潮中,文化旅游将...

  近日,在中国旅游发展前沿峰会暨巅峰智业集团成立10周年庆典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魏小安提出了未来“文旅一体化”的趋势,强调在政府主导的文化热潮中,文化旅游将成为文化产业的重点。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多指旅游者体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过程,更具体点说,是一种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它体现的是旅游和文化的融合,是我国近年来政策大力支持的一种旅游形式。

  此前,《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在鼓励积极发展专项旅游市场方面,就提到要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依托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合理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演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引导各地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建设旅游文化街区、文化创意旅游园区、旅游文化综合体等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区。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不仅如此,除了今年1月1日国家层面推动的“中华文化游”外,各地开展的文化旅游活动数量也猛增。仅仅11月,就已经有福建湄州,安徽黄山、宣城,浙江雁荡山,贵州梵净山等多地举办了各种活色生香的文化旅游节活动。然而,在热闹的活动之外,如何确保“文化旅游”不是一种生硬的贴标签行为,而是由内而外的开发举措,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魏小安说:“文化是创造出来的,不是打造出来的。”他认为,旅游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视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视城市特色的营造,要比环境工作者更重视环境的绿化与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视文物的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与旅游的强强联合。

  如何创造?不少业内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院胡抚生表示,要加强文化旅游的市场需求导向。“让市场自主来调节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方向,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培育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旅游集团,实现旅游产业市场开发”。《中国旅游报》总编高舜礼也强调,要真正树立产业经济的观念,根据市场的需求做文化产业的开发。此外,也有专家提到“探索文化旅游业新的商业模式”、“关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短板”等。

  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皇甫晓涛说:“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也指明了文化旅游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重点的路径所在。但是在这之前,关于“文化旅游”那些事儿,还需要更多的群策群力。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软件产业:嫁接金融资本已成大势 _
下一篇:建行农行即将迎来新董事长 _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