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光伏企业抱团筹划反“双反”应对策略 _
2011-11-30 17:17:23   来源:   评论:0 点击:

  光伏行业遭遇近十年来最冷的寒冬,以Solar World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偏偏在此时落井下石,向美国政府提出对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在昨天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举行的发布会上,...

  光伏行业遭遇近十年来最冷的“寒冬”,以Solar World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偏偏在此时“落井下石”,向美国政府提出对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在昨天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举行的发布会上,尚德、阿特斯、英利等国内光伏龙头企业纷纷表达了对“双反”的强烈反对,并澄清了市场上的一些误解。

  “双反”理由不成立

  美国发起“双反”调查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认为中国光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拿到了政府的高额补贴。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多位外媒记者也将矛头指向这里,要求中国光伏企业公开各自的拿地成本、贷款利率和其他政府补贴。

  对此,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抢先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政府政策的一致性、透明性和持续性。但对光伏企业来说,并不是靠政府的资助才成长起来的,而是依靠自身的技术进步、规模化和把握市场的能力。以银行利率来说,中国目前的利率比欧美高很多;如果说到补贴的话,Solar World在美国和欧洲分别拿到4300万美元和1.4亿欧元的补贴,相信中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享受到这样的补贴。

  “中国拿到的补贴可能连零头都没有,完全是不对称的。中国企业的成功是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勤奋。有这样的智慧和勤奋,中国光伏企业就算到国外开厂也照样可以竞争。”施正荣说。

  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进一步解释,阿特斯在中国的土地、贷款都是按市价获得,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中国的实际利率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Solar World在欧美获得大量补助我们并不反对,相反我们是支持的,但遗憾的是,对方却是用这种双重标准来看待我们。”瞿晓铧说。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在会上表示,中国光伏产业对美国出口增长,来源于市场的竞争优势,而不是靠低价倾销或是政府补贴。美欧各国都对本国的绿色能源企业给予了各种形式的支持,与欧美相比,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要小很多。同时,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也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相反,申诉方Solar World一直处于盈利状态,并不断扩大产能、产量和出货量。

  “中国光伏业的这次抱团应对仅针对申诉方7家企业,并无意在中国发起针对美国光伏产业的贸易战。”王贵清特别强调说。

  中国企业积极应对

  不过,在王贵清看来,此次美国“双反”调查从客观而言也是对中国光伏企业在美日益增强的竞争力的认可与反映。

  “当数年前中国光伏企业对美出口量很小、竞争力很弱的时候,美国光伏企业并没有提起‘双反’申请。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的竞争力迅速攀升,部分美国本土和欧洲在美光伏企业无法适应这种新的市场竞争形势,才求助于‘双反’调查。”王贵清说。

  他表示,中国光伏企业有信心积极应对“双反”调查,并将继续致力向美国市场提供性价比高、技术先进、优质可靠的光伏产品。

  “你们可以去看一下,每一次‘双反’调查,非但不会打垮一个产业,反而会使产业更加壮大。这对光伏行业也同样适用。”施正荣说。

  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也在做最坏的打算,一旦美国最终通过了“双反”申请并对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美国产品课以重税的话,也能另辟蹊径。

  此前,尚德电力已在美国设厂,阿特斯则刚在美国收购了一家当地光伏企业以扩大美国市场份额。

  “我们并不把海外生产当作规避赴美关税的办法,因为在此次‘双反’中,道、义、理都在我们这边。但走全球化之路是阿特斯及其他光伏企业早已定下的既定方针,无论有没有‘双反’,都会这样走下去。”瞿晓铧在接受本报记者提问时解释说。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工装备制造业“十二五”销售收入或超2000亿 _
下一篇:产业资本大举进入时机到来 通用航空“腾飞”在即 _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