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近日发布的《 持续升级,美元走势显强,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下跌,外棉价格跌幅大于国棉,国内外棉价出现倒挂。对比看,本年度以来,截至11月8日国内棉价累计下跌幅度仅0.4%,而外棉累计降价幅度达到15.3%。11月25日,纽约棉花期货12月合约结算价90.8美分/磅,跌幅4.2%。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6866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226元/吨,跌幅6.8%;按滑准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7273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214元/吨,跌幅6.6%。同时,印度棉和巴西棉报价此前已低于18000元/吨,吸引了不少纺织企业。
由于目前棉花进口配额充裕,在国内外棉价倒挂的情况下,纺企或现集中采购。今年,国家累计发放进口棉配额360万吨。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94.3万吨,同比减少9.7%,这意味着还有约160万吨配额待用。尽管每年都有配额延期作废,但如果后期国内外棉花价差具有足够吸引力,有关预测认为,今后几个月国内棉花月均进口量有可能超过25万吨,9~12月累计进口量或将超过1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