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菲格里斯执秘,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中国角边会”启动仪式。我谨代表中国代表团,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和其他联合国机构对“中国角边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前来参加开幕式和相关活动的各国政府代表和来自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代表表示欢迎。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活动突飞猛进的发展,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发了气候变化问题。人类必须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共同应对。多年来,各方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共同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行动计划,奠定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和国际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和《坎昆协议》,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各方应继续努力,巩固并扩大共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在德班会议上取得全面、平衡的积极成果,推动《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4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拥有13.4亿人口,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多重挑战。尽管如此,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为了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到201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1%,实现节能6.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近15亿吨。五年期间,中国以能源消费年均增长6.6%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上一个五年时期的1.04下降到0.59。201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8.3%,核电在建规模、水电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农村沼气用户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今年三月,中国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到201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6%、单位碳强度比2010年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1.4%等约束性指标,进一步将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低碳试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政策措施和行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多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