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青
在最近召开的总局局长办公会上,支树平局长用“跑基层,跑企业”六个字总结了过去一个多月里党组成员分头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感言,并提倡机关干部要围绕中央精神和总局中心工作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
“跑基层,跑企业”短短六个字,却有极高的“含金量”。其一,基层和企业“亮点多”。这次总局党组成员的深入调研,归纳起来有一个共同点:基层工作亮点令人感动。亮点是什么?基层的经验、基层的成绩、基层的良好精神状态。在内蒙古检验检疫局一个十来人的乌兰察布办事处,被评为全自治区的文明单位。开始,人们还对此“先进”表示怀疑。然而,当大家深入其中所见所闻之后,不仅对他们的工作成绩大加赞许,而且也为他们在那样一种艰苦环境中的精神状态所深深感动!内蒙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也只有12个人,却为成千上万人做体检无一差错,创造了全国卫生保健的一流业绩!在上海质检系统,基层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和谐质检”课题让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理论界的专家也都伸出了“大拇指”。
其二,基层和企业“有真经”。在局长办公会上,总局领导谈到企业抓质量工作的经验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其中的质量“真经”,不仅出成果而且出效益。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过程管理”、“质量分析和改进”,每一项过程均有检测记录,均可质量追溯考核。总局领导在调研中看到这样一个质量口号:“富贵本无种,质量定兴衰”,一语道出了力帆“质量兴企”的其中“奥秘”。
其三,基层和企业“压力大”。总局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时,机关和系统内的各类“会议”太多,也是一个颇为敏感的问题。平时基层同志很少反映这类问题,只有领导深入下去,这些问题才能看得清、摸得清、警觉到。针对这类“文山会海”现象,总局领导尤其主要领导对机关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基层不能变味”,“干部贵在自觉”,“要体察到基层工作的不容易”。怎样才能确保机关干部的自觉性?减少会议,确保会议质量,领导出差减少陪同人员……总局已经出台或正在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减少文山会海。要求真务实,要实实在在帮企业、帮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正在成为总局机关工作的新作风、新气象。
“跑基层,跑企业”如何才能见成效?总局领导特别列举了中央领导以身作则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作风实、摸脉准、思考深、建议新”,这12个字是中央领导用实际行动对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无声教诲”。此时无声胜有声。机关干部要真正做到这12个字,一要“跑基层,跑企业”;二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三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可让“深入”变了“味”,让“会议”跑了题。一句话: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办群众所需。只有这样,才能在“跑基层,跑企业”的过程中,听到真言,取到真经,办成实事。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老的教诲与“跑基层,跑企业”六字箴言心心相通。《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