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 | 健康 | 教  育 | 女人 | 房产 | 汽车 | 窝窝团 | 财经 | 图片 | 专题 | 访谈 | 体育 | 九头鸟评论 | 情感 | 口碑 | 报料 | 调查 | 天天315
|区域 |经济 | 市场 |上市 |专题 |能源 |科教 |证券 |食品 |国土 |风尚 |文化 |媒体 |企业 |活动 |产经与法 | 美容 |医药 | 教育 |人物 |产业 |家电 |证券 |期货 |服饰


产经首页| 宏观经济| 上市要闻 | 环球财经 | 专题报道 | 深度报道 | 新股焦点 | 公司新闻 | 个股研究 | 行业分析| 银行动态 | 基金看点 | 高管声音
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关注咱们的税负⑤:红利税,该不该减免?
2011-12-06 04:45:47   来源:   评论:0 点击:

  投资者为何不喜欢分红  “我买股票只关心它今后能不能涨,至于分不分红、分多少红,基本上不考虑。相反,如果一只股票马上就要面临分红,我反而会回避它。”谈起目前市场上热议的上市公司现金分...
  投资者为何不喜欢分红

  “我买股票只关心它今后能不能涨,至于分不分红、分多少红,基本上不考虑。相反,如果一只股票马上就要面临分红,我反而会回避它。”谈起目前市场上热议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北京股民陈进涛并不隐瞒他的真实想法。

  股息率过低,是投资者对分红不太在意的重要原因。统计显示,2010年度我国股市整体股息水平为0.55%,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为1.06%。A股市场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1家公司的股息率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如果冲着那点分红买股票,那还不如直接存银行了,也不用冒那么大风险。”陈进涛说。

  不在意分红尚可理解,为什么还要回避即将分红的股票?陈进涛举了一只他今年买的股票作例子。年中,他持有的1万股马钢股份分派股息,每10股派0.5元,但在除息日当天,这些分红要从股价中扣除。也就是说,在除息日,股票市值少掉5000元,而拿到手的现金分红却只有4500元。一来一去,损失了500元。这500元,正是因为现金分红缴了税。

  “如果是即将分红的股票,就算买进后股价不涨不跌,也要出现亏损。在收红利税的情况下,分红不仅不能带给股民好处,反而会出现净损失。与其如此,还不如买那些不分红的股票呢。”

  所谓红利税,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税种,其本质上是个人所得税。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因持有中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需按一定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

  从现实情况看,在征收红利税的情况下,分红事实上是把一部分股东权益转化成了税收。如果再考虑到二级市场的除权除息制度,在不分红的情况下,投资者不需要纳税;分红越多,投资者的净损失也越大。这样,投资者不喜欢分红也就不难理解了。

  减免红利税呼声再起

  近一个月来,随着有关部门强化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出台,对于红利税的关注再度升温。事实上,近年来关于红利税的讨论一直在持续,在股市低迷时尤为强烈。

  2005年6月,A股市场处于熊市最低点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为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自此,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获得的现金分红实际按10%征税。

  2008年股市大幅下跌时,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正和相关部门沟通取消红利税,一个税种的设立和取消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广泛达成共识后才能施行。

  近年来,每年全国两会上都有取消红利税的相关提案和建议。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建议,免除个人投资者、基金收到现金分红后缴纳的所得税,以消除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重复征税及税负不均的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来自证监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欧阳泽华也表示,红利税的设置,既有重复征税的问题,也容易对个人投资者形成现金分红不如高送转的导向,与监管部门主张的价值投资理念不一致。

  今年A股市场节节下挫,股市“重融资、轻投资”状况令投资者颇为不满。作为提高股市回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对减免红利税的期望再度高涨。以2010年上市公司总计现金分红5006亿元计算,其中相当比例都是为个人投资者和基金所得。如果减免红利税,可以使投资者得到上百亿元的“实惠”。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表示,目前,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来源于公司的税后利润,税后利润顾名思义是缴纳了所得税之后的利润,而个人投资者、基金在收到分红后还需要再按1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造成重复征税,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分配的红利很难等额到达投资者手中。降低或取消红利税有利于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引导个人投资者参与到长期投资中去。

  此外,按目前相关法规,个人投资者、基金所获得的上市公司股息红利需要缴税,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不同投资者之间的税负不均。

  是否该减免仍存争议

  尽管市场期望很高,但也有专家认为,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所得征税,是《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其设立和取消,必须经过相应的立法程序,有关部门只能提出应纳税额暂减、免征收政策。此外,法律规定的各类个人所得中,仅仅就股息红利所得减免税,从税理上也存在障碍。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累进到45%,红利税本来20%,已经减了一半了,如果还要取消掉,就成了投资的红利不征税,劳动所得要交重税,这也很不应该。红利税应当考虑到和其他税收之间的平衡。

  作为投资者,陈进涛也觉得,减免红利税,股民可以少缴税,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如果认为这样就能让股民注重投资了,那也不现实。因为按目前的股息率,就算把红利税全免掉,所增加的收益率水平也是微乎其微。而且很多上市公司高管和个人“小非”持有股票多,买入成本低,分红也相对多,减免红利税对他们“好处”更大。

  专家认为,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减免红利税,对于提高股市的整体回报率肯定有积极作用,但这不是A股市场的“症结”所在。要让A股真正具备投资价值,关键还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强化市场约束力,让更多的优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成长;同时从制度上化解“三高”发行等问题,让投资者能买到“物有所值”的股票。

  延伸阅读

  税负问题关系百姓切身利益。本版从11月7日起,连续五期推出“关注咱们的税负”系列报道,引起强烈反响。现摘登部分网友留言,传递大家对改革税制,增收减负以及财政加大民生支出的期许。

  ——编 者

  jkhenry:减轻百姓的税负,根本出路在于精简机构,压缩财政开支,特别是各级政府的“三公”开支。

  长宁白丁:虽然个人税负近年逐渐降低,但乱罚款乱收费的增多,导致百姓实际负担加重。数以万亿计的罚款收费提醒我们,改革任重道远。

  霜叶V:罚款的收入,还不知道有多少进入了单位的小金库;有多少进入了私人的腰包。

  言之有李:说实话,税是减了,但与物价比确实可以忽略不计,关键是工资没有给涨上去。

  北京比思老港:我们小企业利润率做到20%都是杯水车薪,还要交各种名堂的税。穷愈穷,富愈富。

  BOSS飓风:类似国外的高税收,我们可以接受,但是高保障和税费使用透明都做到了吗?微软、苹果都是车库企业发展而来,在目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同时,让具有生机的小企业能像小草一般逐步成长,才是根本,而不是一味求大求规模,因此税费应该更合理。

  紫天玄: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慢慢来,不完善的制度终要被淘汰,税法每年都在修订,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考虑的实在太多。

    

(责任编辑:乔雪峰)
声明:同城315诚信网产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邮箱:chanjinghan@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经济“外忧”与“内患”孰重孰轻(社论)
下一篇:媒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政策转向

分享到: 收藏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友情链接

n>

 

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路2号   邮政编码:430015
联系同城315诚信网: [办公室] 15710082619  
[网站建设]qq:2273883948   [频道合作] 
[广告热线]   [新闻热线] 
关于我们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