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求持续低迷的制约下,11月近八成化工产品价格出现环比下跌,上涨产品数占比仅为14.7%。其中电石、粗苯、钛白粉等为数不多的品种之所以出现反弹,大多由于行业装置负荷被迫降低或主动“停产保价”的努力。而有效需求不足,让这些化工品价格反弹的持续性被打上了问号。
根据生意社监测的价格数据,上个月化工产品延续了10月份的跌多涨少现象。其中上涨产品数占比为14.7%,电石、粗苯、溴素等产品居涨幅榜前列,但下跌品种的比重高达76.5%,其中环氧乙烷、硫酸等产品的月跌幅甚至超过了15%。
-
报出检修和减量供应计划后,MDI价格虽然试探性上涨,但仍缺乏下游需求的实质性配合。
展望化工品的后市表现,生意社总编刘心田认为,大部分产品同比去年仍处于高位,深度整理在所难免,行业整体弱势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改变,但11月PTA、LLDPE、天胶几个“触底”品种值得关注,因为其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积累的泡沫已基本被消化殆尽,在原油继续走稳的情况下,有机会出现触底反弹。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