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位内部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最近市场所传浙江农信系统5家机构下调存准率,实为该5家机构恢复执行正常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并不能理解为下调其存款准备金率。(点击进入>>> 高级研究员何一峰向本报记者表示。
定向宽松趋向明朗
“最先传言农信社普遍下调存准率,随后又说是浙江省农信社被下调,最终的情况是浙江5家农信机构定向政策到期不续,最近真是各种消息满天飞。”一位市场人士指出。
实际上,除了在坊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各类传言,央行近期的操作亦让市场人士有些困惑。先是此前3年期与1年期央票利率相继下调,随后是上周出现净回笼,而本周央行又意外恢复了正回购操作。
在周二的公开市场上,央行发行了150亿元的1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未能延续此前两周的下调;同时,央行还进行了总额为150亿元的28天正回购操作。通过这两项操作,央行单日在公开市场回收资金300亿元,而本周到期资金不过530亿元。
正如一位固定收益研究员所言,“在资金面偏紧和到期资金很少的情况下,央票发行仍然没有显著缩量,还正回购了150亿元,央行的操作实在有点让人看不懂。”
盛宏清认为,目前各项经济硬指标的回落似乎比预期要快,而支持债券发行和发放贷款是需要资金的,监管部门在调研之后将出台哪些措施还无法确定,但政策的本质是权变。
“尽管存在一定可能性,但降低法定存准率的概率不大,全局性的宽松政策难以出台。”何一峰告诉记者,“如果要全面降准,周二就不应该进行150亿元的短期正回购,央行延续了以短期工具平滑到期资金的思路,旨在缓解年末资金紧张。”
本周二,央行网站还刊发央行副行长胡晓炼的讲话,她指出,“当前要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和取向,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她并称“当前货币信贷工作要在保持总量基本稳定、合理适度的基础上着力优化结构”。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从央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看,12月、(2012年)1月、2月的到期资金仅为250亿、110亿、250亿,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几乎完全丧失,央行下调存准率概率明显上升,我们预计年底前中小型银行存准率或被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