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将促进文化企业间的整合
2011-11-03 01:34:47 来源: 评论:0 点击: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文化产业如果在体制机制上有所改革话,未来的发展势头应该是不错的。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一个是对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认定文化产业应采取独立的办法,可比照目前软件行业的税收政策来制订新的税收优惠。这是最核心的支持。
此外,还要促进文化企业之间的并购与重组,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并且在这个并购重组过程之中,尤其要允许民营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权力。无论“行业航母”还是“龙头企业”,要形成真正的“龙头”,就要促进被兼并者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把别人吃掉,这就要求打破目前的一些政策掣肘,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彭刚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其中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是建立新的国家文化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政府职能部门在原有体制下承担的‘主办’职能在市场机制下同样需要向‘公共文化事业服务’职能转变。”彭刚强调,“转企”恰是说明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相关文化单位的原有体制无法适应市场规律。
陈少峰说,文化产业集聚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一些产业需要上下游的配套,通过一定的集聚度来形成规模效应,来反馈产业的发展。这里的关键,是谁来主导这个事情?目前很多地方,主导园区的都是政府官员或者是房地产开发商,尤其是后者,在做这个的时候本来就不是很看好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只想利用这个机会来获得一些政策方面的好处而已。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谈到了类似的问题,“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关键阶段的我国而言可谓意义重大。”李拓表示,文化事业对经济、政治都有着深远影响,通过“文化兴国”战略可增强国民的自豪感,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优质发展;而正确的文化取向对于腐败现象蔓延同样有着遏制作用。李拓强调,随着国家屡次对文化事业建设的重申,积极推进构建廉政文化氛围也被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备受重视。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然会对上下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彭刚对本报记者表示,而与经济发展需遵循市场规律一样,通过繁荣文化事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也需遵循市场规律,并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产业健康发展。
民盟河北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左春和表示,因为在文化发展中,多年来由于体制性原因已经形成了文化的条块分割状态,文化体制内部也已形成利益阶层和板块的固化,文化的权力市场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文化及其文化产业的正常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媒体上市 成长中机遇与挑战并行
下一篇:--为资本市场发展注入强大文化动力